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5年貨幣政策仍將側重調結構

http://www.CRNTT.com   2015-01-19 09:21:10  


 
  令人擔憂的已不是融資數據,而是貨幣投放速度的持續走低,令各方疑慮貨幣政策口徑是否發生變化。去年12月末,廣義貨幣餘額122.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個和1.4個百分點。2014年全年廣義貨幣增速目標為13%,最終結果低於全年目標,凸顯出貨幣投放速度減慢、經濟趨冷的態勢。

  一般而言,合理的廣義貨幣增速約等於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與2~3個百分點冗餘之和,比如2014年的13%廣義貨幣增速目標便可拆解為7.5%經濟增長目標+3.5%CPI目標+2%冗餘。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特別是物價水平持續走低的情況下,貨幣投放速度的下降依然在合理範圍之中。依這樣的邏輯推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有報道稱,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將較2014年的“7.5%左右”有所下調,預計調降至7%~7.2%的區間,CPI目標則可能維持在3.5%不變,或者下調至3%。不論CPI目標調降與否,與GDP、CPI存在一定關聯性的廣義貨幣增速目標都有可能從13%進一步下調,至12%或者12.5%。

  在央行貨幣政策與貨幣投放方面,告別以往動輒18%的廣義貨幣高增長,迎來12%甚至以下的中低速增長,便將是貨幣新常態的一個部分。中央強調,2015年,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中低速的廣義貨幣增速仍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以適應更低的經濟增長和通脹目標,而非由穩健轉向緊縮。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鬆成在分析2014年金融數據時也表示,廣義貨幣的增速在正常範圍內。目前中國在處於“三期叠加”時期,2014年廣義貨幣增速較往年下降,也是經濟結構調整、銀行表外融資收縮、產能過剩部門增速放緩、同業監管在貨幣增速上的反映。這也是金融適應經濟的金融新常態。

  存款分流趨勢難變

  文章認為,人民幣存款增速下滑也顯示出一定的經濟政策含義。隨著金融市場放開,居民投資渠道正在變得更為豐富,銀行存款分流的趨勢已經很難逆轉。如何應對銀行存款增速放緩、乃至負增長的新常態,將成為“存款立行”的商業銀行在改革與日常經營中必須面對的議題。

  2014年新增貸款超過新增存款0.3萬億元,令本已激烈的存款爭奪戰進一步升溫。中銀協近日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 2014》,佐證了銀行負債業務壓力嚴峻的現狀。報告顯示,超過七成72.7%的銀行家認為“增加存款”是銀行業面臨的最大壓力,超過了控制不良資產55.9%、維持淨息差水平37.6%以及增加中間業務收入34.3%。在利率市朝推進、銀行業風險上升的當前,如何增加存款依然牢牢占據著銀行家心目中業務壓力的頭把交椅,顯示出在“存款立行”的經營理念下,商業銀行的改革與轉型尤其艱難。目前來看,存款降速乃至流失的趨勢難以改變,銀行業與監管層需要調整思路,認識、適應並引領新常態。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壓力,在近期來自於利率市朝和金融脫媒的衝擊。特別是進入2014年以來,銀行業存款持續分流,負債壓力進一步凸顯。

  對於存款偏離度監管和貸存比監管政策,國內市場非議很多。以銀行的融資產品為例,大量的所謂創新業務把銀行資金轉移到表外。整體來看,不論是表內存款還是銀行理財,資金都是在銀行,對整體資金面並無幹擾。而且銀行理財實際是市朝的存款,如果監管層允許存款利率浮動範圍擴大,銀行就會直接給出高息從而無需通過理財產品這一曲折途徑吸收存款,存款統計也就不會有大的波動,銀行也就可以省下設計無數款理財產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銀行存款月末月初的大幅波動更多地反映出存款統計口徑存在問題,央行傳統的存款統計口徑已經跟不上場的變化,需要作出改變。對規模較小的銀行來說,存款波動很大是正常現象,但“一刀切”的存款偏離度考核指標卻讓小銀行苦不堪言,勢必迫使銀行創造一些應對的招數以規避監管,這在增加成本的同時,也提升了風險。雖然央行通過設置指標限制獲得了存款穩定增長的統計數據,但卻給銀行增加了成本、提高了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