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增長避免結構調整陣痛超預期

http://www.CRNTT.com   2015-02-15 09:34:26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已經進入以空間換時間軌道,未來仍需采取有效措施穩定經濟增長,避免結構調整陣痛超過預期。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訊/2015年中國經濟開局不算順利,下行壓力有增無減。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月份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0.8%,創出自2009年11月份以來的新低;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連續35個月負增長,1月份跌幅有所擴大;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49.8%,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低於榮枯線以下。此外,1月份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0.8%,內外部需求總體低迷。這些情況表明,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已經進入以空間換時間軌道,宏觀經濟出現暫時回落,是經濟結構調整必然結果。未來仍需採取有效措施穩定經濟增長,避免結構調整陣痛超過預期。

  傳統增長引擎逐步失去動力

  證券時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項崢文章稱,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這兩個引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出口引擎動力消減,而投資引擎加碼,確保了過去幾年宏觀經濟保持相對穩定增長。但以刺激方式不斷加碼投資引擎,不僅導致地方債務規模急劇上升,而且還引發了房價泡沫化運行、宏觀經濟杠杆率水平持續提升,以及投資增長動力衰減等副作用,反過來又制約了未來宏觀經濟增長表現。特別是房地產業在宏觀經濟加杠杆期間得到超速增長,由房價增長過快所引發的供求錯位,造成住宅庫存大量堆積,而有效住房購買力不足,房地產周期調整拖累了宏觀經濟增長表現。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增長放緩態勢仍在預期之中,主要經濟指標並未出現急劇下行。這與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宏觀經濟增長急促下降存在天壤之別。應該看到,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經濟結構矛盾就已突出,產能過剩有增無減。但國際金融危機突然來襲,中止了當時正在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進程。只不過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與經濟結構調整形成共振,增加了經濟回調空間與壓力。即使沒有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緩慢回落態勢也不可避免。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成本上升,使得中國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國際競爭力下降。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消費還難以形成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房價過快上漲與城鎮化之間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房價高位運行反過來又阻礙了城鎮化進程的有序推進。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是對西方發達國家消費泡沫的糾正,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就業狀況沒有明顯好轉,導致中國外部需求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性改善。特別是中國出口產品受到東南亞、中亞國家的強有力挑戰,產品更新升級已經刻不容緩。這些情況表明,社會總需求擴張動力不足,宏觀經濟增長放緩不可避免。實際上,在中國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時,經濟增速回落也符合經濟規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