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前形勢下對貨幣金融政策的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15-02-27 09:25:59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訊/在當前形勢下,為了應對通縮風險,應保持貨幣信貸的適度寬鬆,加大銀行信貸資金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北京出版的金融時報發表中國城市金融學會秘書長詹向陽文章建議,貨幣金融政策應注意把握以下幾方面:

  認清當前形勢做好應對通縮的政策準備

  監管層要直面經濟進入通縮的可能,首先要把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費政策落實到位;其次要針對新情況,從宏觀層面研究並實施應對通縮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再次要引導銀行和微觀市場主體通過及時、有效的預期管理,避免通縮全面爆發。

  貨幣政策要維持流動性的適度充裕

  貨幣政策要在保持穩健的同時適度寬鬆,確保適度的流動性供應和貸款的適度增長。今年的貨幣政策定調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我理解,鬆緊適度意味著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和彈性較大,應在穩健基礎上向寬鬆方向適度調整。繼去年11月21日全面降息後,時隔75天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體現了貨幣政策為應對經濟弱勢開局、通縮壓力加大以及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居高不下而採取的措施。下一階段,為應對通縮的可能,央行還應對法定準備金率、基準利率等傳統工具進行適時、適度調整,保持適度的流動性。

  監管政策要為商業銀行適度鬆綁

  目前,資本約束、存貸比例控制、存款高準備金率、存款偏離度控制等多項監管新規,已明顯抑制了商業銀行的貸款能力和意願。首先,近年來銀行盈利增長顯著放緩,內源補充資本的難度越來越大,而資本市場容量的有限性亦遠不能滿足商業銀行外源補充資本的需求,資本充足率監管已對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形成了明顯制約。其次,在存款的可獲得性日益衰減的情況下,存貸比規定制約了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同時,存款偏離度管理政策在實際執行中引發了一個新問題,即銀行為了不超過3%的存款偏離度標準,在年底、季末不敢多留存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存款的正常流入。因此,對監管機構來講,應該注意到這種調控意圖與實際調控效果之間的反向效用,推出調動商業銀行存款和貸款積極性的政策措施,避免監管政策叠加對經濟金融運行產生的負效應。

  理順理財轉投資通道豐富理財產品品種

  由於商業銀行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法律主體資格尚未明確界定,導致目前銀行在開展理財業務時主體資格模糊,也引起了與客戶之間的理財關係是信托還是委托代理關係的諸多爭議。由於主體資格不明,現有政策規定銀行在運作債權類理財計劃時,必須通過信托、券商專戶等中介進行投資。這種非直通的業務模式弊端很多,一是增加了業務風險,銀行無法發揮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比較優勢,而由風控能力相對較弱的受托機構進行風險管控。

  二是增加了業務流程與環節,加大了理財產品交易費用,降低了投資者的收益,提高了融資方成本。三是主體責任難以落實,一旦投資項目風險暴露或發生損失,最終的責任人難以確定,銀行和信托機構之間相互推諉責任。

  鑒於此,應盡快落實銀行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法律主體資格,打開銀行資產管理投資的直接通道,將理財投資的風險管理和責任落到實處。同時,銀行和非銀行資產管理機構應當創新和擴大理財投資渠道,豐富理財產品品種,增強銀行理財業務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