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幾個尖銳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5-03-08 09:51:36  


 
  1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集體企業增長1.7%,股份制企業增長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6.3%。2012年股份制企業增長11.8%,2013年增長11%。2014年的增速下滑十分明顯。

  這種情況可能與三大因素有關:一是投資跟風情況嚴重,再加上資金成本比較高,在不少領域如光伏、風電、電商等領域的投資損失慘重。二是受政治環境的變化影響和衝擊,部分民營經濟的經營思路劍走偏鋒,只想著拉關係、賺快錢,但大環境一變則自尋死路。三是很多民營企業都處於企業交棒換代的關鍵期,自身管理轉型和升級面臨挑戰。在2015年,資金成本將趨於穩定,如果民營企業適應了轉型期的洗禮,管理上也進行了調整,則可能存在發展機會。由於民營經濟占GDP已達2/3,民營經濟搞的好與壞,對中國經濟影響很大。

  “擴市場”指的是要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確定了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意義和方向,實際推進則不如人意。安邦咨詢的智庫學者認為,市場化改革對中國不僅有經濟意義,還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中央政府屢次強調的“改革紅利”從何而來?主要來自於市場化改革!我們認為,本屆中央有三面大旗可以打——分別是反腐敗、法治化和市場化。其中,市場化改革是在現有政治體制之下謀求中國穩健發展、實現小康、贏得人民滿意度的最佳路徑和手段

  “改制度”不是指政治體制改革,而是指包括市場制度、政府改革以及配套的法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目的是建立一個更加適應市場化發展的制度環境。實際上,制度建設和維護是政府在市場經濟中主要發揮作用的地方,理順了這個關係,市場要素就會發揮作用。在制度改革中,金融市場的制度建設特別重要,這對於活化中國的金融與實物資產,促進資本要素的有效流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隨著中國加大參與全球經濟,中國的制度改革和建設要有國際視野和戰略高度,需要更多地參考國際規則和制度。

  判斷中國經濟的前景,不能盲目樂觀,但也不能盲目悲觀。從目前形勢看,悲觀的看法已占主流,認為政府債務風險、經濟下行壓力將會壓垮中國經濟。但我們並不認同過度悲觀的看法,中國經濟有龐大的經濟規模(2014年超過10萬億美元)、有13億人口基礎上的“世界市場”、有龐大的政府資產、有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都為中國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特別要指出的是,面對海外過度唱衰中國政府資產的趨勢,我們不能跟著起哄,妄自菲薄。對中國的政府資產不能低估,尤其是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論是中國自己的基建需求,還是向國際市場輸出基建的能力,在相當程度上具有世界性(包括美國在內)的影響力,我們有什麼必要自己唱衰自己呢?對於政府資產的效率問題也不必過於擔憂。港口、路橋等基礎建設,都是有價值的資產,要增加其流動性,需要完善資本市場和產權制度改革,只要設計好了制度,如創新資產證券化機制,增加政府資產依舊可以拉動更多的資本。

  要指出的是,在維持2015年經濟增長方面,中國政府實際上掌握有足夠的政策工具。從2015年初透露出的信息看,中國對2015年可能面臨的複雜形勢.

  已經做好了一些準備。比如在投資方面,2014年底中國已批准了總投資額逾10萬億元人民幣的七大類基礎設施項目,包括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等。基建投資將成為2015年保增長的“穩定器”。如果配合以市場化改革,中央投資計劃將會產生“乘數”效應——帶動大量的地方和社會投資跟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