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佐軍:警惕掉入“新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5-03-17 09:14:59  


 
  李佐軍:中央政府像一艘船,每年的工作中有多項目標需要協調平衡,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控風險、建生態和保民生等各個方面都繞不開,改革只是各項工作之一。這些目標中有互相促進的一面,也有互相矛盾的一面。比如,改革的目的是多元的,包括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等,有時為了維護社會公平不得不犧牲一些經濟增長;再比如,部分改革有可能震破泡沫,影響經濟增長;同時,穩增長與保環境之間也存在兩難,要想有好的環境,經濟增速很多時候就不可能太快。

  我一直主張,中國經濟應該主動擠泡沫,盡快進行調整。如果早在2008年時,順勢進行調整,中國經濟現在應該已經進入“新常態”了。貪婪是泡沫產生的根源,因貪婪而追求趕超式發展,導致製造業產能過剩、房地產過度發展、基礎設施超前建設,其手段必是貨幣超發、過度負債和依賴影子銀行,其結果則是資產負債表惡化,泡沫累積。

  經濟增速“換擋”正是經濟規律在發生作用的體現,當一個國家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經濟增速就要放緩。認清這一規律後,我們就會坦然面對,經濟發展有周期波動,有低潮就有高潮,嚴冬過了就是春天。經濟低迷並非都是壞事,它可能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又為經濟走出低穀帶來了新的動力、新的增長點。

  恐懼是泡沫持續做大的根源。泡沫有自己生亡的周期和規律。如果我們不恐懼,當泡沫成熟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破滅,破滅當然會有陣痛,但陣痛會孕育新生。如果我們恐懼,當泡沫成熟後不敢讓它破,如不敢打破剛性兌付,反而精心維護它,雖眼前避免了小陣痛,但終究躲不過延後的大陣痛。中國經濟需要一次真正的調整,將過剩產能淘汰,將泡沫擠掉。若違背規律人為阻止調整,必將為規律所懲罰。

  很多矛盾和問題短期可以掩蓋,但長期不能掩蓋;局部可以掩蓋,但全局不能掩蓋。

  包括產能過剩、高房價、地方債務、影子銀行等在內的經濟泡沫,不可能只通過改革、轉型和創新就輕易解決,改革、轉型和創新主要可解決培育新增長點的問題,至於淘汰產能過剩、化解經濟泡沫,還需要通過動“外科手術”等其他辦法來解決。

  要努力實現“新常態”

  問:大家現在都在談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但你好像對此有自己的看法。

  李佐軍:真正的新常態應該在經濟底部已經探明、經濟泡沫問題基本解決、新的增長點開始形成、改革紅利開始集中釋放、經濟開始出現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狀況後,才會真正出現。新常態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目標狀態。新常態下,GDP增速高一點低一點無關宏旨,關鍵是經濟運行的質量是否好,經濟是否綠色低碳,民生是否改善。 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各方仍在關注政府如何確定今年的GDP增速目標,這說明中國經濟還未真正進入新常態。只有當我們不再糾結於GDP增速,中國經濟才真正進入了新常態。

  事實上,目前中國經濟正處在向新常態過渡的過程中,這個過渡時期大約是從2012年到2016年或2017年,估計5年左右。過渡時期持續多長時間,取決於改革和轉型的速度和順利程度。如是能夠順利實現這種過渡,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應該會在2016年或者2017年往後的5年或10年甚至更長時期出現。

  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向新常態的平穩過渡。從短期看,要順應經濟增長的態勢,不要過度幹預經濟速度的調整。在順應增長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經濟風險,因此要做好防範、控制和化解風險的工作,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其次是去產能,擠泡沫。這一過程中的風險難以避免,回避不是辦法,往後拖延也不是辦法,只有勇敢地面對,積極化解,才是正途。化解的一個重要辦法是釋放風險,而非捂住風險。釋放風險需要技巧,並把握好力度和節奏。三是守底線,穩社會。為了維護社會的基本穩定,在向新常態過渡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底線意識,要將最壞的情況想好,提前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盡可能將各種矛盾和問題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走向新常態的關鍵是找到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通過新動力找到新增長點。新動力很多,其中最根源、最重要的動力是改革。改革是個綱,綱舉則目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