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讓適度擴大總需求成為經濟運行的托底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16-08-01 07:24:41  


適度擴大總需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良好發展預期是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三大工作要點和方向。
  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今年下半年經濟工作做了部署,將適度擴大總需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良好發展預期定為下半年經濟工作的主調。

  中國網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文章稱,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實現6.7%的增長,好於市場預期,為全年實現6.5%-7%的增長目標交出了一份中等偏上的年中“成績單”。上半年經濟增速不僅令人鼓舞,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在需求結構上,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今年上半年,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3.4%;在產業結構上,上半年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54.1%,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這一“成績單”,是在世界經濟形勢依然不明朗,各主要經濟體復甦不及預期的情形下取得的,突顯了中國經濟穩中求進、進中向好的趨勢。

  不過,需要清醒地看到,要想把這一趨勢保持下去,並在年底交出滿意的“成績單”,實現全年既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國內外兩方面的因素仍然是必須重視的兩大變量。從國際層面上看,世界經濟沒有走出低迷、實現復甦的明顯跡象。不僅如此,脫歐公投後英國即將邁上脫歐進程,歐洲時不時發生的恐怖主義活動,以及美國大選所帶來的政經政策的可能調整,再加上多數新興經濟體經濟衰退嚴重,都給世界經濟蒙上了不確定的陰影。在這種大環境下,中國經濟不可能獨善其身而不受影響。從國內層面上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陣痛還在持續,某些地區出現了明顯的經濟增速下滑甚至負增長,實體經濟運行不容樂觀。因此,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面臨較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經濟下行壓力依然不小。

  文章提出,適度擴大總需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良好發展預期是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三大工作要點和方向。以適度擴大總需求實現穩增長,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提質增效,以引導良好發展預期增強發展信心,三者結合,形成組合拳,才能既著眼短期,又放眼長期。

  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關鍵階段,“三去一降一補”是其中的五大重點任務,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視了適度擴大總需求的積極作用,更不能將擴大總需求與結構性改革對立起來。經濟增長來源於國內需求與國外需求,在外需不振的情形下,內需自然擔起了拉動經濟增長的重任。在內需方面,消費需求增長明顯,但投資需求卻顯露疲態。作為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民間投資增速和民間投資占比,出現了雙降的局面。

  在此,適度擴大總需求,不妨考慮在保持消費需求繼續增長的良好態勢下,積極穩妥地促進投資需求增長。其實,在中國經濟運行中,投資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可利用。“三去一降一補”的效應最終是要落實在投資上。去產能、去庫存所推動的產業升級需要投資,去杠杆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投資來實現,降成本增加的企業生產積極還是要體現在擴大投資上,補短板更是需要加大投資力度。此外,“雙創”、城鎮化、城市基礎設施改造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眾多領域,也無不需要大量的投資來落實。當然,這些投資,必須以有效投資為根本,堅決避免過去重複投資、盲目投資的弊端。由此,通過增加投資需求所帶來的適度擴大總需求,有助於將經濟增長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這樣,引導良好發展預期才會有堅實可靠的支撐。

  文章最後說,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最終要看今年下半年的經濟表現。按照“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准、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將有效投資增長作為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切入點,引導社會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領域,以此對衝外需不振的缺口,既可以發揮投資穩增長見效快的優勢,又能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從而,促進適度擴大總需求落地有聲,穩定經濟運行大局,為正在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其他一系列改革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