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林毅夫演講:經濟發展需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

http://www.CRNTT.com   2016-09-29 00:12:03  


 
  那麼什麼決定了一個經濟體的結構和結構變遷?新結構經濟學分析的切入點是,每個經濟體在每個時點上都有給定的資本、勞動、自然資源,這些要素禀賦每個經濟體都有,有的比較多,有的比較少。發展中國家普遍是勞動力比較多,資本相對少,或自然資源比較多,資本相對少,發達國家則是正好相反,資本比較多,勞動力相對少,自然資源相對少。我認為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技術結構是內生於這個國家的要素禀賦結構,而要素禀賦在每個時點上是給定的,並且隨著時間變化。這種變化會帶來產業結構的變化。為什麼禀賦結構這麼重要?其實每個國家在每個時點上的要素禀賦,就是這個國家在這個時點上的總預算,而它的各種要素有相對稀缺性,這個相對稀缺性就會決定這個國家在那個時點上的各種要素的相對價格。其實經濟學家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講的不是總預算的效應就是相對價格的效應,而要素禀賦和禀賦結構同時決定這個國家的總預算和它的相對價格,也就決定了這個國家在一個時點上在哪個產業的生產成本最低,也就是這個國家在這個時點上的比較優勢。如果你所有的產業都符合你的比較優勢的話,生產的要素成本會最低,在其他條件給定的情況下會最有競爭力,這樣的產業結構也就是最優產業結構。

  遵循比較優勢是快速發展的處方

  當然我們的經濟發展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是勞動生產率水平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水平要不斷提高,產業就必須不斷地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更密集的產業去升級,技術也是這樣的。但是這種產業技術升級的前提是什麼?更根本的要素禀賦結構必須不斷升級,也就是每個勞動者所擁有的資源要越來越多,這樣的話,自然你的比較優勢就變成資本更密集的產業。當然,在市場上競爭的時候不光是生產成本,還包括交易成本。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必須相應地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和制度環境,來降低交易成本。這樣在簡單地以要素禀賦作為切入點來研究產業結構升級的內生性的時候,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一個國家長期陷在低收入陷阱或者中等收入陷阱,就代表這個國家產業結構升級的節奏太慢了,不能趕上發達國家,那它的收入水平和發達國家的收入水平就不能縮小,所以所謂收入陷阱,不管是低收入陷阱還是中等收入陷阱,它的含義都是技術產業結構變化的速度太慢。

  所以我們知道,經濟發展要成功,並不是像增長委員會所講的是沒有處方的。如果我們知道一個經濟體的收入水平是內生決定於它的技術產業水平,技術產業水平又是內生決定於要素禀賦結構水平,如果一開始你的收入水平低,人均資源少,在這種狀況下,你就要快速提高你的資本擁有量,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每一時點上按照這個時點的要素禀賦所決定的比較優勢來選擇產業和選擇技術。這樣的話你的生產成本才最低,才會有最大的競爭力,可以占領最大的市場,能夠創造最大的剩餘,而資本就是剩餘積累來的。而且如果你是按照比較優勢來投資的話,投資的回報率會最高,在這種狀況之下,不僅你的剩餘會最多,而且你儲蓄的積極性會最高,資本積累也會最快。所以成功是有處方的,那就是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

  有效的市場與有為的政府

  但是按照比較優勢發展是一個經濟學家才聽得懂的理論,對於企業家來講,他關心的不是要素的比較優勢,他關心的是怎麼樣讓利潤最大化,所以要讓企業家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時候,能夠自發地按照禀賦結構所決定的比較優勢來選擇產業技術,必須有一個制度安排,就是讓各種要素的價格信號,能夠非常準確靈敏地反映各種要素的相對稀缺性。到現在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唯一能夠產生這種信號的機制是一個競爭性的市場。所以要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它的一個制度前提就是有一個有效的競爭市場。
那麼市場非常重要,政府有沒有什麼作用?

  我們談的是經濟發展,不是經濟的靜態資源配置,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技術要不斷創新,產業要不斷升級,各種軟硬基礎設施必須不斷完善。而在完善的過程當中,必須有第一個先吃螃蟹的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企業家,他肯定要冒很大的風險。如果他失敗了,他要負責失敗的成本,然後跟後來者講說,這個方向不對,我們不要去。他也可能成功,但是成功以後,後來者會馬上跟隨,市場競爭就來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不會有壟斷利潤。所以不管成功失敗,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家,都給後來者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可是他成功和失敗的代價和收益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話,聰明的企業家,如果他是理性的,最好是等別人吃了螃蟹以後,證明螃蟹是可以吃的,他再吃螃蟹,如果大家都等著的話,就沒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家,我們也就不可能進行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所以在這種狀況下,必須給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家一定的激勵,用經濟學家的話來講就是外部性補償。發達國家可用的激勵是專利,但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我前面講過,大部分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可以利用後發優勢,是可以引進的,可以模仿的。你不能給專利,並不代表你不需要給激勵,這是外部性補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