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分析:香港史進入中史大綱,利多弊多?

http://www.CRNTT.com   2016-10-12 00:17:13  


 
  歷史不乏味 課堂乏味

  與內地不同的是,香港的初中升高中並沒有考試。如果高中會考可以不考,高中可以不學,又沒有約束性的考試,督促學生的知識掌握到達某種適當的水平。那麼,即使初中階段,中國歷史科是必修,學生不愛學、不認真學,也並不奇怪。在此種現狀下,初中階段盡可能提高課堂趣味,培養學生興趣,成為改善中國歷史科岌岌可危地位的唯一有效途徑。

  其實,歷史本身並不乏味,所謂“歷史比小說更精彩”是客觀事實。事件發展演進中的懸念,往往有絕佳的吸精效果,《三國演義》、《雍正王朝》等歷史題材連續劇的流行,都可佐證。不過,流行文化中歷史元素的滲透,是否能延伸到課堂中,老師又能否把握,始終有一個問號。

  本地史有助提高興趣 憂本土主義抬頭

  既然社會沒有鼓勵歷史學習的大氣氛、教育體制上沒有考試強制學生掌握基本的內容、用流行文化滲入效果又不明,中國歷史教育本地化、與現實產生聯繫,就成了出口。教育局的諮詢文件中,把原本散列在國史各個單元中香港元素單獨列成章,與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世史、中國現代史四個單元並列,再穿插入四個單元之中,無疑是這一思路的體現。除了本地化之外,詳細論述香港開埠以來的情況、近代香港史與中國歷史的交織,一路至今日香港,於學生而言,顯然更具有“接近性”,更容易產生興趣。

  不過,現時初中歷史課綱內容龐雜,不僅包含政治史,也包含文化、社會經濟發展史。即使每週有兩節的中國歷史課,多數老師也不能教完上述內容,實踐中往往是只教古代、不教近代,或者只講傳統政治史,忽略經濟宗教史。另一方面,雖然教育局規定每週應該有兩節中史課,但實行過程中,一周一節中史課,甚至兩周僅一節中史課的情況也存在。不解決課時不足,或是教學水平不高的問題,僅僅增加本地史的分量,是否能解決問題?

  另外,香港自回歸以來,實際上沒有經過嚴格的“去殖民化”過程,“西方認同”還普遍存在。出於歷史原因,學生本來就對國家缺乏溫情和敬意,如果再增加本地史的比重,“本土主義”或者更加突出,客觀上進一步幫助建立以香港為中心的史觀。聯想當年李登輝從設“台灣史”開始的“去中國化”過程,不難理解其中的隱憂。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