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深度專訪:楊伯江論半島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17-05-28 00:23:39  


 
  僅舉兩個例子,第一,1998年8月31日,朝鮮發射大浦洞導彈,飛越日本領空,日本國內頓時嘩然。就是以此為由頭,小淵惠三政府開始與美國聯合研發TMD(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第二,2006年,小泉純一郎即將卸任,當時首相職位的競爭者主要有兩人,一個是安倍晉三,一個是福田康夫,但就在當年7月,朝鮮進行了導彈試射,日本國內又是一片嘩然。一向對朝強硬的安倍晉三借機渲染,在選戰中明顯占據優勢,福田康夫於是宣布退出。可見“朝鮮威脅”的氛圍在日本國內製造出的政治後果是非常明顯的。

  這次危機高潮期間,安倍在國會發言,提出朝鮮可能已經擁有化學武器,並可能搭載到核彈頭上對其他國家實施攻擊。此舉渲染危機、製造緊張、煽動輿論的味道就很濃。去年11月日韓簽訂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在此之前,2014年美國奧巴馬政府牽頭,與日韓簽了三方情報交換協議,日韓要通過美國這個“中轉站”間接交換情報——GSOMIA簽訂後,三方之間情報交換渠道全面打通,日韓不再需要美國作為中介。那麼,如果日方掌握了有關朝鮮化武的情報,在當前的交換體制下,美韓理應也掌握了同樣的情報,但為什麼唯獨安倍跳出來爆料?這就很說明問題。安倍一直在把朝核問題作為一個素材,用於軍事和安全政策目的。他長期支持朝鮮綁架受害者家屬會組織,阻撓2002年日朝《平壤宣言》的落實。在他任內,每次朝鮮發射導彈或核試驗後,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規定的內容之外,日本都要再單獨追加對朝制裁措施。

  中評社記者:您如何評價日本在之前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的角色?您認為,未來如果重啟談判,日本又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楊伯江:六方會談是首次把朝核問題的利益相關方聚集到一起、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多邊外交談判機制,在東北亞地區歷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這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又是包括日本民眾在內的各國所期待的。所以,日本官方並不公開否定朝核六方會談。如果那樣就犯眾怒了。但日本對六方會談的實際態度不積極。六方會談從2003年啟動到2009年朝鮮宣布退出,6年間歷經波折起伏、斷斷續續,在這個期間,日本不斷有人渲染“六方會談無用論”。同時,日本官方以雙邊議題牽絆六方會談整體進程。所謂雙邊議題主要是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安倍對朝態度一直極為強硬,2006年9月第一次執政期間對小布什政府要為朝鮮摘掉“支恐國家”帽子不滿,美日分歧是導致安倍執政一年便宣布辭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之前,他在綁架問題上甚至與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意見相左。2002年9月小泉訪朝後,根據雙方約定,被綁架者回國探親後返回朝鮮,但最後卻沒有回去。這其中有被綁架受害者家屬會的作用,而家屬會又是憑借了安倍的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