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兩會專訪:凌友詩論排斥普通話的心態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0:00  


凌友詩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郭艺星攝)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記者 蘭忠偉)香港浸會大學部分學生因不滿學校普通話豁免試有難度,“強佔”學校語文中心達八小時之久,期間還粗言辱罵教職員,引發香港各界熱議。昨日,全國政協委員、前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凌友詩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指出,2012年以後香港的學潮或者是社運全都是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排拒國家和中央,要將香港作為一個完全自治的實體,且要讓香港的整個社會和下一代沒有辦法接觸國家,排斥普通話就是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產生的。

  凌友詩認為,要將參與政治事件的學生進行區分,一部分是政治學生,另外是被煽動的“無知”學生。這些“無知”學生受到反面教育和宣傳,以及過去20年“去中國化”的教育影響,因此是反共拒共和拒中的複雜心態。同時,背後的政治學生和幕後黑手,將年輕人對生活和前途不如意,以及住房難等社會問題矛頭指向國家,才導致這樣一個結果。

  凌友詩對中評社強調,目前這些政治學生和幕後黑手,就是要讓任何的法規和規範無法約束他們,因此校方不嚴肅的站出來維護校規,維護法律,那麼這個社會就會瓦解,這造成的傷害遠不止是對老師和學校規定的不尊重,更會造成整個社會的道德敗壞。

  中評社對話凌友詩,全文如下:

  中評社:香港浸會大學事件日前引發社會關注,這背後與“港獨”思想不無關係,您是怎麼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凌友詩:“港獨”和“台獨”的氛圍和思潮一定要僅僅抓住兩個背景,一般人分析這個問題時會從年輕人的經濟問題和民生問題,甚至是所受到“去中國化”的教育進行討論。但我認為,看待這個問題應該從歷史背景去著手。香港和台灣有非常大的共同點,就是在我們國家最衰弱的時候被割讓出去,所以都是殖民地的背景,其後,又有很強的反共背景,因為國民政府到了台灣之後,一直在進行反共教育,除了教育以外,台灣的外省人是親歷了國共內戰,逃難到台灣,所以心里有著“國恨家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