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智庫:台灣社會“頌殖戀殖”原因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9-07-28 00:14:14  


 
  日本殖民統治自然會對台灣社會文化帶來深層影響。當今台灣社會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文化痕跡十分廣泛,台灣不少用語仍延續使用日本的,如土地面積用“坪”、銀行有“合作金庫”等。特別是當今台灣非常流行的棒球運動,就是日本殖民統治影響的直接結果,日據時代由日本引進,上世紀60、70年代開始興盛。台日在棒球運動上就有一種親近感,《KANO》電影就是描寫日據時代台灣少年棒球運動的台日之間的情感故事。如今棒球在台灣更被視為“國球”,賦予了高度的政治性。棒球國際比賽,如果中華台北隊輸給日本認為自然,如果輸給大陸隊則被認為是“國恥”。這就是日本殖民統治對台灣社會的深層文化影響。據最近一個資料,全球曾被殖民的96個國家或地區中,如今衹有台灣還在肯定與宣揚殖民統治。這是非常可悲的。

  (二)國共鬥爭與對抗,對日本殖民統治與侵略罪行未能進行徹底清除

  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生存,形成海峽兩岸長期政治軍事對抗局面。退踞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為了爭取更多的國際朋友尤其是發展對日關係,儘管在重大歷史原則問題上態度明確,在教育和文化上推動“去日本化”和“再中國化”,在各地拆除神社和日本殖民者的紀念碑,但在“冷戰體制”與“反共思維”下,對日本展現了相對友善的態度,對日本戰爭罪行追究與侵佔台灣、殖民台灣等問題的歷史清算做得不夠徹底。特別是蔣介石為了“反共復國”,希望有一日打回大陸,對日本以德報怨,不僅建議美軍保留日本皇室,輕處日本戰犯,甚至將日本戰犯秘密請到台灣作為軍事顧問,建立了歷史上有名的“白團”,蔣氏政權成為典型的親日派。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當局自然對日本侵佔台灣與對台殖民統治未能進行徹底的“去殖民化”工作,留下後患。

  台灣左翼統派學者普遍認為戰後國民黨當局“反共”與“白色恐怖”政策等也是造成頌揚日本殖民統治現象的重要原因。台灣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孫若怡在“當代台灣社會畸形:親日情結的歷史根源”一文中認為,親日情結的根源包括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國民政府“反共抗俄政策下的偏失”等⑩;張智琦撰文指出,“國民黨在二二八事件和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中,大舉肅清日據時期以來台灣進步的左翼人士,像簡吉、鍾浩東、李友邦等人,形同消滅了最堅定台灣人民一方的抗日先烈,同時卻保全、起用了日據皇民階層,1949年後確立的反共戒嚴體制,更禁錮了所有左翼思想——包含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的史觀和立場的可能性,加之蔣介石和美國、日本右翼結成反共同盟,甚至聘請日軍戰犯組成‘白團’指導國軍,導致台灣人民長期活在美日帝國主義羽翼下”⑪。蔣介石當局這種“反共”與“親日友日”政策在台灣社會起長期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台灣政治民主化後新的特定歷史條件下進而發展為肯定與頌揚日本殖民統治的“頌殖”現象。可以說,蔣介石政府的“親日反共”政策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三)戰後國際冷戰格局的出現,與美國推動“扶日助台遏華”戰略有直接關係

  二戰後,美國主導了戰後國際秩序與諸多規則或制度的建構。為了遏制新中國,大力扶持日本、協助台灣,形成對華包圍圈,美國對日本的侵略戰爭罪行與殖民統治未能進行徹底清算,保留了對侵略戰爭負有直接責任的日本皇室,釋放多名戰爭罪犯,進而將日本、台灣納入美國主導的對抗包括中國在內的共產主義陣營的西方政治陣營。戰後台灣在政治經濟上又全面受美國影響與控制,台灣當局對日態度與殖民觀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追隨美國,不再追究與清算過去日本的殖民統治與侵略戰爭罪行。對日本扭曲、否定“南京大屠殺”與慰安婦等問題,美國與台灣衹有制式的外交語言,但均缺乏足夠的反對與抗議立場,缺乏對日本錯誤史觀的批判精神。可以說,戰後國際社會尤其是包括美日台在內的西方陣營的反共反華與遏華格局的形成,對日後台灣社會對日殖民統治錯誤史觀形成有很大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