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前兩岸交流超小心 義大校長陳振遠說今昔

http://www.CRNTT.com   2020-11-28 00:05:18  


台灣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1月28日電(記者 高易伸)受疫情及兩岸氛圍影響,當前兩岸文教交流也得小心翼翼、藏著訣竅與“眉角”。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他們跟大陸高校還是保持友好關係,但政府現在有許多政策,讓他們必須更審慎。例如大陸有些學校因舉辦校慶,希望台灣學校能錄製賀詞影片,但他們都盡量避免。因為錄影內容非台灣校方能控制,萬一影片被打上“中國台灣”,那他真的沒辦法向“教育部”答辯。他說,台灣現在的氛圍已讓兩岸交流“很容易踩到紅線”,因此校方都發書面紙本賀詞,如此比較不引發爭議,同時校方會留底自保,以避免無謂的誤會。

  陳振遠過去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擔任校長,打出“創業型大學”的名聲,當時還結合兩岸共六所科技大學成立“兩岸創業型大學聯盟”成為佳話。2018年從“國立”大學轉戰“私校”校長,陳振遠說,學術圈他不談政治,但台灣有自已的彈性跟韌性,談優勢時要知道彼此如何互補、合作。以前沒有限制時,他們很積極在走;但現在有了限制,他們會謹遵法規,在限制條件下進行最大努力,以維持最大互動。

  陳振遠說,台灣無法排斥大陸的發展,尤其對岸是台灣最大市場,從任何立場、角度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況且大陸只會越來越強,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陳振遠,台灣宜蘭人。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士、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財務碩士、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財務博士。陳振遠曾任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財務金融學院創院院長、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等職。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及高雄應用科技大學2018年2月1日合併為“高雄科技大學”,陳振遠於該年被聘請至義守大學擔任校長。

  根據統計,截至2020年止,台灣大專校院總數共計152所,其中大學126所、學院14所、專科學校12所。面對疫情與邊境管制、少子化衝擊,私校是否會大退場,失去陸生後台灣私校還能生存?

  陳振遠表示,過去確實有很多私校希望招攬陸生來台就讀,幾年前也蠻積極的,各校幾乎都赴大陸招生,也辦理不少交流招生活動。馬政府時期也很鼓勵,開放了不少陸生來台念書的名額,但經過這幾年他們發現“陸生其實是非常不可靠的生源”,畢竟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波動影響。有時候政策一變“到底是台灣這邊先停,還是對岸那先邊斷”其實眾說紛紜,包括他個人就聽到很多版本,但實況只有高層知道,學校是探聽不到的。

  陳振遠認為,台灣私校經營確實很辛苦,大家都有同理心,但如果只把雞蛋集中在一個籃子裡就得等死。尤其台灣少子化,預估最慘是2028年,私校如果能撐過2028年且存活下來,後面就會U型反轉,2029、2030年會稍微好一點。

  陳振遠苦笑說,2020年台灣真是“生不如死”,因為人口負成長。原本預估台灣2018年就會進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齡人口會超過14%。本來還預估2026年65歲以上人口會超過20%,結果“國發委”今年已預告會提前至2025年台灣達到“超高齡化”社會,將有20%是65歲以上高齡,台灣只花7年的時間便達到“超高齡社會”,這紀錄應該是世界第一,比日本還厲害。

  談到當前兩岸高校的互動與政治氛圍,陳振遠提到,兩岸高校交流基本上大家都有默契,彼此也能相互體諒。他相信兩岸關係遲早有一天還是會回到原來的步調。除非真的很不幸走到“那個不想看到的結局”。

  陳振遠說,政治都是一時的,現在誰上位都有自己的政治訴求,這部分他都尊重,畢竟那是別人辛苦打下的江山,所以掌握了話語權。學術界只能盡最大努力,保持友好接觸。

  陳振遠說,基本上兩岸高校現在已無實質交流,尤其疫情爆發與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大家都很忙,就看疫情過後兩岸關係會不會慢慢走出來。

  您過去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跟大陸高教積極交流,還創辦兩岸創業型高校聯盟,目前還有持續運作嗎?

  陳振遠說,幾年前他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擔任校長時弄一個“創夢工廠”,開幕時剛好邀請大陸幾個學校,台灣有北科大、雲科大、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跟大陸6所高校,例如北京科技大學等結合,共同成立“兩岸創業型大學聯盟”。當時第一屆就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舉辦,之後連兩屆交給大陸辦理,台灣再回辦第四屆。

  陳振遠說,後來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跟其他兩所大學合併為高雄科技大學,他就沒有再關注。他相信後來沒人盯也就自然沒有了。剛開始時,兩岸確實做了很多創業型大學的規劃,大陸高校也學習蠻多。但過幾年後,大陸高校該學的也差不多都學起來了,畢竟“創業的運作模式基本上不會差距太大”,到最後就變成大家定期聯誼性質,但現在不續辦大家心裡都有默契,彼此也都能體諒。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