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汪毅夫:隔世新聞久彌新

http://www.CRNTT.com   2021-09-25 00:02:42  


汪毅夫(來源: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作者 汪毅夫)近日,泉州友人陳冬挺發來舊報《台灣日日新聞》上的幾條“隔世新聞”,全是百年以前有關汪春源、許南英等台灣進士的新聞。其中涉及汪春源進士生平的2條,我們汪家後人聽起來感覺很是新鮮,講起來卻又得有一番考究。

   1.《台灣日日新聞》1903年7月29日載“廈門通信”,題為《貢士廷試》。其文曰:“元(原)台南安平縣貢士汪春源於清歷三月下旬由漳州府寓次起程,定此近日北上燕京,補行戊戍(戌)科殿試。台地紳士寄留漳屬無多,此亦蒙泉碩果之遺也”。汪春源於清光緒二十年(1898)戊戌科會試中為貢士後,未參加殿試。次年(1899)赴京補行殿試。本來可以列名為辛丑科(1901)進士,卻因1900年庚子事變後,外國帝國主義者幹預我內政,堅執要求北京五年內停止鄉(順天府鄉試)、會(禮部會試)考試,又因北京貢院已被拆毀,清廷被迫“借闈會試”,辛丑科乃合併於癸卯科(1903)在河南開封貢院舉辦。這是中國科舉史上屈辱的一頁,凡我國人當知此國恥、記此國恥!汪春源已參加過會試和殿試,所以他直接“北上燕京”,參加廷試。貢士參加殿試,殿試由皇上主持,確定甲第(分三甲即賜進士及第、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和名次;廷試也叫朝考,也由皇上主持,確定進士的職務。上記《台灣日日新聞》文裡“殿試”一語應為“廷試”,該報小編已在“殿”字下方畫圈提示。汪春源此番“北上燕京”,名列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三甲第120名進士;廷試(朝考)名列三等第98名,簽分江西,初任江西癸卯科鄉試同考官、宜春知縣。另據汪氏家族傳說,汪氏先人於明末從泉州府南安縣移居台灣府台灣縣(台灣縣後改名安平縣)。及汪春源於1895離台後,到南安找不到族譜的聯結,遂寄籍為漳州府龍溪縣人。這就是上記《台灣日日新聞》文所說的“此亦蒙泉碩果之遺也”。

  2.《台灣日日新聞》1913年4月8日載“廈門通信”(一日發),題為《汪氏行蹤》。其文曰:“前清時代,台灣人之宦跡各省者,指不勝屈。即如汪春源者,亦台產之一份也。歷任要職,頗有廉名。光複後攜眷蠖屈滬上,藉避騷擾。現偵大局穩定,匪氛皆淨,乃攜眷渡廈,但因祖籍漳州,不欲遠拋鄉井,遂仍僦屋於漳城,偕妻孥以居焉。擬安置家屬後,當再到廈,探謁台僑故舊。又即不久赴省謁某當道,以謀差委,蓋其心不甘寂寞林下也雲。”汪春源曾攜眷短暫居於上海,以及欲“赴省謁某當道,以謀差委”的想法,汪氏家族從無此傳說,不知《台灣日日新聞》小編何據?至於“祖籍漳州”,應為“寄籍漳州”。汪春源於1913年到廈,隨即應菽莊主人林爾嘉之招,入菽莊吟社。台南進士陳望曾、施士潔、許南英、蕭逢源和汪春源并稱“海東五鳳”(又稱“台南五鳳”)。據《台灣詩鐘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作者 、吾友黃乃江教授說,1910年代台灣鐘手連碧榕有鐘作《海鷗群,鼎足格》:“江上雙鷗閑似我,海東五鳳獨超群”。“海東五鳳”指台南五進士也。台南五進士除蕭逢源外,悉為菽莊吟社社友。

  (作者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