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當前中美互動升溫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23-11-26 00:01:53  


 
  二是美國涉台政策發生倒退。美方打“台灣牌”的意圖很多,包括以台灣為地緣政治制華的橋頭堡、“民主化”戰略的盟友、“芯片聯盟”的產業基地以及利用在台海生戰生亂、鋪設中國崛起道路上的“陷阱”。這決定了美方將長期在台灣問題上對中方進行挑釁和戰略消耗。行動上,加強對台軍售和供應鏈聯繫,提升官方待遇,給予外交支持,弱化對所謂“台灣主權”和“協防台灣”的“戰略模糊”,不斷掏空一中原則。話語上,篡改對台灣問題的敘事,布林肯公開說“台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學界炮製“和平統一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虛假敘事,一再突破中美關係“紅線”。7月,眾議院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挑戰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中的涉台內容。種種言行暴露出美方利用台灣問題“綁架”中國發展步伐的危險苗頭。

  三是舉全盟之力合縱制華。美國把應對“中國威脅”作為組織美國外交的主線,幾乎全部重點都在動員其盟友和夥伴上,通過打造以“集體安全”為基礎的政治安全聯盟、以供應鏈產業鏈“去中國化”為導向的經貿科技聯盟、以“民主”“人權”價值觀為訴求的意識形態聯盟,欲使中國成為一座安全、高科技和民主“孤島”。價值理念上,美國為“小院高墻”“友岸外包”、“去風險”、供應鏈重組等“幫規”賦予安全內涵,並將之注入聯盟戰略中。地緣政治上,美國在菲律賓增設四個面向台海和南海的軍事基地,推動日韓向著歷史性和解邁步並拉攏其加入排華陣營,升級與印度防務關係以及與越南的“戰略夥伴關係”。一系列行動表明,美國以針對中國為目標,加快武裝和割裂亞太地區,中美矛盾激化的風險仍大。

   二、中美互動升溫的動因

  自從美國對華政策轉向以來,中國頂住了美方的攻勢,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帶動中美互動底線逐漸清晰,交往方式更加穩定。拜登政府面臨複雜、深刻的內外矛盾和挑戰,沒有準備好與中國全面對抗,因而在思考長遠之計。在中美關係階段性穩定現象的背後,各方都在為應對下一輪中美博弈升級而布局,準備迎接更複雜的新情況。

  (一)拜登政府調整對華策略

  當前美國大戰略辯論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應當優先投入多少人力、財力、時間等資源用於對華競爭?“競贏中國”是否應當優先於所有其他議題,例如烏克蘭危機、氣候變化、移民潮、中東熱點等,還是說衹是諸多議題中的一個?美國思想界對此沒有共識,⑤政界也出現不同主張。⑥究其原因,在於美國沒能準確衡量“中國威脅”的大小,也未釐清對華競爭戰略的性質、目標、內容、邊界等,⑦對華政策的不確定性引起國內外質疑和擔憂。

  從美國國內看,對華競爭反噬自身利益。以經貿科技領域為例,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促進芯片製造回流等舉措扭曲了全球產業鏈生態,不僅導致美國技術部門巨大虧損,還對相關鏈條上的其他環節造成損害,它們實際上難以割捨龐大的中國市場。長此以往,最終可能是美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份額的降低。這也是為什麼英特爾、英偉達、高通公司等芯片企業大力游說美國政府,敦促其重新考慮相關政策。⑧從國際看,美國的產業政策造成外交成本。歐盟、日本、韓國等的汽車業、半導體行業、綠色能源及技術受到美國相關政策的衝擊,引發彼此競爭,但補貼競賽可能會拖垮盟伴國家那些自身競爭力不足的產業。相關國家已對美表達不滿,美方協調聯盟的成本明顯上升,不得不適度放鬆在對華政策上的張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