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中華文化認知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24-01-31 14:48:40  


台灣地方文化源自中華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評社╱題: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中華文化認知基礎 作者:趙廣平(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心理系系主任、應用心理研究所教授;李建兵(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應用心理學碩士在讀研究生;陳順森(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院長、應用心理研究所教授

  【摘要】台灣地方文化源自中華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基於海峽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事實,從文化認知的角度,分析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心理誘因,為該領域的實證研究提供學科化分析框架,助力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兩岸同胞在共同參與中華文化認知實踐的過程中,獲得三種類型的心理共享特徵:中華文化認知內容(如儒家文化)、中華文化認知方式(如家庭倫理本位)和中華文化人格(如儒家人格),為兩岸同胞提供了表層觀念、深層邏輯以及人格契合的公共心理平台和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恢弘,是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的寶貴財富,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作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地方文化起源於中華傳統文化,一直保留著母體文化的基因和底色,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自己的地域特色。不管經歷多少風雨,兩岸同胞始終血濃於水,始終是命運與共的一家人,在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情感認同上從未分離〔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我們將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3〕這是兩岸人民期盼祖國統一的至高境界與追求,是中華民族“兩岸一家親”精神文化的智慧體現。就當前形勢來看,中華文化無疑是海峽兩岸社會最大的交匯路口,一直以來都在為兩岸同胞實現精神統一提供深厚的土壤根基。從文化認知的角度,分析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內在心理機制,為該領域的實證研究提供學科化分析框架,助力兩岸同胞完全實現心靈契合,非常必要而緊迫。

  一、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實踐基礎:中華文化認知實踐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心靈契合現象早有記載,涉及到親情、愛情和友情等廣泛領域。如珠連璧合/契合金蘭(周易·繫辭上)、志同道合/道同契合(晉·陸雲《失題》)、意氣相投/情投契合(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等。從心理學意義上看,心靈契合是人與人之間在社會交往情境中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指人們基於社會合作或競爭的動機,在認知、情感、語言、文化符號、態度傾向、信念動機、價值規範或人格特質等心理層面上,產生某種程度的同頻共振、共情同理、和諧一致的積極心理狀態〔4〕。

  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歸根到底取決於兩岸民眾親身參與和踐行中華文化活動,人們衹有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實踐中,才能達到心靈契合。在中華文化圈內,不論身份地位、社會形態還是時代等,人們對本民族文化符號、風俗習慣和文化知識體系等信息(文化認知內容),進行頻繁而持久的感知、記憶、理解、推理、運用和創造等認知加工(文化認知方式),最終養成具有中華文化共性特質的人格統一體(文化人格)。從文化認知的角度看,中華文化實踐活動最終要落實在人心,文化活動最終要通過人們心理層面的加工、轉化與儲存等認知過程,才能內化於心,該過程也被稱為中華文化認知實踐〔5〕。

  中華文化認知實踐通過三種更精細的加工機制,即信息選擇、信息組織和信息解釋等來影響人們的心理與行為。中華文化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他人、事物以及人際關係等的選擇性偏好、差別性對待、期待、需要和動機等(信息選擇);影響了人們對刺激的分類整合、語言的使用和藝術的創造加工等(信息組織);影響了人們認知的參照框架、圖式偏好和價值判斷等方面(信息 解釋)〔6〕〔7〕。我們衹有更加細緻深入地探究大腦中的中華文化經驗對我們自身和他人認知加工的影響,才能明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內在機制,才能據此評價和改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實際工作,為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完全實現提供智慧支持。

  二、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心理基礎:中華文化心理特徵

  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植根於社會。文化是一個複合的整體,是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包含了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個人作為社會成員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習慣〔8〕。文化根據場域劃分為家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村落文化、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根據載體劃分為實物文化(如街道、房屋、建築、廟宇、教堂等)和符號文化(如語言、習俗、宗教、藝術等)〔9〕。對一個正常的人類個體而言,他總是生活在特定社會文化之中,畢生經歷了從生物人到社會人的社會化過程,如語言社會化、道德社會化、政治社會化和角色社會化等。

  中華文化心理特徵是中華文化認知實踐在人們的頭腦中留下的知識和經驗痕跡。在長時間的社會化過程中,經過反復的中華文化認知實踐活動,人們頭腦中儲存了相應的中華文化心理特徵〔10〕。即人們習得了相同的文化知識和經驗,遵循一致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產生類似的情感,秉持相同的價值、觀念和信仰〔11〕。比如,兩岸同胞出於共同的家庭、家族和宗族倫理原因,不約而同地在相同的時間,遵循相似的儀式,祭拜紀念共同的祖先——黃帝。這不但體現了兩岸同胞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家國情懷,而且培育了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信仰。

  中華文化心理特徵的共享性是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內部心理基礎。社會心理學家勒溫提出關於社會心理與行為的著名公式B=f(P,E),順推至兩岸心靈契合的現象中同樣適用。即心靈契合現象B(行為)的產生可歸因於交往雙方的心理特徵P(內因)和交往情境E(外因)〔12〕。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當兩個素未謀面的人相遇或者面對同一事物時,雙方內心深處之所以會產生和體驗到一種不知其因卻“一見如故”、“似曾相識”、“熟絡熟悉”、“氣場契合”、“三觀合拍”、“無縫銜接”或“交往流暢”的主觀感受,歸根到底依賴於交往雙方在記憶系統中儲存的知識具有較大相似性、一致性和同構性〔13〕。從歷史長遠的角度出發,基於海峽兩岸歷經半個多世紀分隔發展與彼此差異的事實,要想完全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除了創設適當的交往情境(E)外,中華文化心理特徵是兩岸同胞共享的最大交集(P),可作為兩岸同胞跨越精神海峽的最佳使者。

  三、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程度:由表及裡至全方位

  中華文化心理特徵根據大腦知識表徵形式可分為文化認知內容、認知方式和文化人格,這是影響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程度的三種具體心理因素〔14〕。當人與人交往時,如果內容不契合,則“話不投機半句多”“對牛彈琴”;如果認知方式不契合,則“龍走蛇躥各打算”“你走陽關道,我走獨木橋”;如果文化人格不契合,則會出現“性格不匹配”“三觀不合拍”等情況。兩岸同胞經歷了長時間的、先入為主的、多次反復的中華文化認知實踐活動,最終在人們的頭腦中保留和儲存了相似的中華文化內容和中華文化認知方式,並形成核心特質的中華文化人格〔15〕。唯有此,兩岸同胞才能志同道合、三觀一致,彼此達到一種自然天成、同頻共振的心靈契合狀態。

  (一)兩岸同胞表層觀念契合:中華文化認知內容

  中華文化認知內容的概念限定為:所有文化信息在大腦中的陳述性表徵形式。意指那些可以用語言陳述的、能夠有意識回憶的、具體的外顯文化信息,用來表徵文化認知對象“是什麼”的信息。內容涵蓋人們日常生活中表層喜愛偏好、外顯態度傾向、價值觀念、道德品行以及政治立場等方面〔16〕。比如,口口相傳的或者經由正規整理的古代文學、史學、儒釋道文化典籍中記載的家文化、孝文化、中庸之道和陰陽思想等內容〔17〕。

  中華文化認知內容方面的心靈契合更多停留在“知”的層面。由於文化認知內容具有語言陳述的特點,人們在實際交往過程中對其理解和掌握相對比較容易。學者們為了揭示某一特定文化的特定意義,常常運用歷史溯源、文本闡釋和經驗分析的方法,對文化認知內容進行填充、剖析和解讀,使得這部分信息更加易學易得。但也正因如此,文化認知內容很容易隨著生活情境、社會形態和時代局勢的變化而變化。比如,中華文化中影響最為深遠的儒家文化,其關於“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內容,就隨著社會的變遷而調整為“父慈子孝,夫敬妻賢”等意義。因此,對於文化內容方面的契合,我們要特別注意“聽其言觀其行”,謹防出現“貌合神離”“見風使舵”“到哪座山上唱哪首歌”的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18〕就目前情況而言,不僅是兩岸之間,甚至大陸和台灣社會內部也都面臨著由社會轉型引發的“現代性”對“傳統性”的否定,這在一定意義上造成了文化認同危機〔19〕,這種否定必然影響到人們對中華文化傳統的認同和繼承。但從正面意義上看,文化認知內容的現代性建構總是要通過對傳統社會和傳統文化的否定、批判和超越而實現的。比如,兩岸同胞圍繞中華儒家文化內容,進行學習分享、討論爭論、闡釋發揮、傳播揚棄和實際踐行等,這無疑都會促進彼此的心靈契合程度。

  (二)兩岸同胞深層邏輯契合:中華文化認知方式

  中華文化認知方式,常被稱為社會導航知識,是兩岸同胞彼此能夠敏銳感知、快速記憶以及自然而然相互理解、自然天成心靈契合的底層邏輯。其概念限定為:指大腦中儲存的那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很難有意識回憶的、抽象的內隱文化信息,主要用來表徵文化知識與經驗中的那些關係性、結構性和程序性信息。比如客體結構(臉型體型、建築樣式)、空間結構(人的站立方位、雕塑的擺放位置)、人際關係(平等性、對稱性)、事件程序(祭祀儀式、慶典活動的先後順序)等信息,它們潛在地決定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心理與行為邏輯〔20〕。當交往雙方在頭腦中儲存的這些關係、結構和程序知識同構時,似曾相識的心靈契合感覺就產生了,否則就會出現“三觀合拍,目標一致,就是一點感覺都沒有”的情況〔21〕。

  中華文化認知方式具有跨情境、跨時間、跨社會形態甚至跨時代的穩定性。文化認知方式更像認知導航地圖,對其他心理過程起著結構性、方向性和程序性導引的作用,具有簡練、抽象、內隱且穩固的特點,不容易受具體情境、短期經濟、政治和社會形態的影響,但容易發生“一心二用”、“舊瓶裝新酒”的情況。比如,很多華人在關係取向、整體取向、主題偏好、環性圖式、五行圖式、差序格局和集體主義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的中華文化認知傾向,但在價值觀方面卻不一定契合,甚至背道而馳〔22〕。學者們往往採用形式主義視角,遵循結構分析的方法,理清中華文化認知的底層推演邏輯,從而探究心靈契合的文化認知機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