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改革30年嵌入中國人生活的新元素

http://www.CRNTT.com   2008-12-04 00:20:33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訊/《環球》雜誌發表文章,回顧中國改革30年與通俗文化的關係,全文如下:

  偶像奔流80年代

  1983年9月,在北京的中央工藝美院的新生報到處,放著兩排長長的桌子,一排後面坐著登記資料的老師,另一排後面坐著剃頭的師傅,所有留長發的男生必須先到這排桌子後面被徹底“修理”一番後,才能到對面的桌子前完成入學登記。

  也是在那一年,一些城市的街頭還出現了手拿剪刀的“執法”人員看到有穿喇叭褲的青年,立刻將他們的褲腿剪掉的事例。

  如今可能已經很少有人還記得1983年時長發、喇叭褲與鄧麗君曾一道被列入毒害年輕人的精神垃圾。

  然而長發可以被剃光,喇叭褲腿也能被剪掉,鄧麗君的歌聲卻不是輕易就可以抹去的。儘管隨時可能被扣上“散播黃色歌曲”的罪名,但從北京上海到偏遠縣城,這個溫柔甜美的聲音依然傳播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耳中。後來我們才知道,這就是偶像的力量。

  鄧麗君、費翔、許文強(周潤發)、翁美玲以及瓊瑤、三毛,構成了大衆對於80年代最深刻的記憶。

  何日君再來?

  現在已經很難確認,大陸青年第一次聽到鄧麗君的歌是通過什麼方式了,一般認為,最早是從海外探親或旅遊回來的人帶回了鄧麗君的磁帶和錄影帶——那時她已經紅遍“外面的世界”。

  很快,鄧麗君的歌聲就通過地下的方式在年輕人中迅速流傳開來,先是翻錄磁帶、盜版磁帶,然後就是翻唱集錦。從程琳、成方圓、張薔到後來的那英、田震、王菲,80年代出道的女歌手們幾乎沒有人不曾翻唱過鄧麗君的歌。

  1980年,以鄧麗君為代表的港台歌曲和以李穀一的《鄉戀》為代表的大陸流行歌曲已經在大城市里廣受歡迎,以至於一些老音樂人為此特意召開了一場“西山會議”,鄧麗君的歌曲自此被定性為“黃色歌曲”和“靡靡之音”,遭到了全面被禁的命運。

  禁令進一步助長了鄧麗君的流行,清華美院的老師鄒文80年代初在貴州生活,他回憶說:“當時我們聽鄧麗君的歌主要是通過廣播,我記得那時候有個‘澳洲人民廣播電台’,經常在節目中插播鄧麗君、劉文正、鳳飛飛他們的歌。那時候都說這個台是‘敵台’,‘收聽敵台’可不是鬧著玩的,但我們還是會偷偷地聽。”

  作為最早接觸鄧麗君歌曲的一批人(1978年),《人民音樂》的編輯部主任金兆君後來總結說,其實鄧麗君之所以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中廣受歡迎,是因為她的音樂與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孤島文化”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當然,也正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她翻唱李香蘭的《何日君再來》成為了最早被嚴禁的“漢奸歌曲”。

  不過,80年代初期她在大陸的風靡,更是因為當時人們文化生活上的貧瘠,通過鄧麗君的歌,年輕人找到了一種全新的表達情感、表達個性的方式,並再也不願意放棄。此後,年輕人開始用“歌星”來稱呼那些受人喜愛的歌手,在鄧麗君外,他們還包括劉文正、鳳飛飛、羅大佑等等,事實上,他們組成了大陸80年代的第一批流行文化偶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