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人為甚麼愛折騰

http://www.CRNTT.com   2008-12-23 10:42:43  


 
  縣鄉基層有位科學家到一家新單位7年遇到4次“競聘上崗”,辦公室搬了3次,研究工作換了又換,事後自己都說不清應該做什麼。這些單位的科研人員從研究大豆到棉花,從研究西瓜到南瓜,從研究蘋果到草莓,從研究牛羊到雞鴨,從研究土壤到農機,每隔幾年大輪換、大調整、大搬家。大門拆除重建花了巨資,墻內墻外粉刷一次又一次,昂貴家具、嶄新門牌換了一次又一次,室內隔墻拆了修,修了拆,院內老樹都砍光,庫內舊車都賣光,會議室煙灰缸放了又撤,抽煙人來了又放回。上一次聘任期還沒有結束就遭遇“全部臥倒、重新聘任”,有的單位周期短的一年聘一次,搞得大家心神不定。 

  行政部門的“創新舉措”,也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有一年上級部門要求每個人每天寫“工作日記”,還要定期審查,後來不了了之。活還沒有來得及做多少,就開始張羅搞年終考核、總結、表彰,贊美歌頌盛世與輝煌。新年伊始,制訂年度規劃計劃三個月,年終考核總結三個月,這六個月的折騰後不知一年還剩多少日子。有一年盛行考試,香港回歸考,交通安全考,計劃生育考,種樹綠化考,消防知識考,還給每個單位下達參加考試人數指標,這一下子急壞了因基層調研或出差處理突發事件而人數凑不够的單位。這一“創新舉措”,鍛煉出一批能言善辯的“考試專業戶”,在後來的“競聘上崗”中顯示出其“出衆才華”。群衆開玩笑說“勤勤懇懇做事,不如心血來潮做人;台下勞作幾十年,不如台上幾分鐘的演出”。 

  毋庸置疑,這是一次次資源被壟斷和被剝離的過程。即使情況再複雜,總有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那就是:權利名越來越集中在少數權貴場人手中,成本代價風險越來越分散,由廣大人民群衆來承受,資源從大多數人身上快速被剝離。國人誰都不願意回到物質極度匱乏、排隊憑票的計劃經濟年代,不會有人反對改革開放,那只是口實,是極少數權貴場資源壟斷者的辯解和口實,為的是繼續以“改革開放”為名,惟我獨尊和壟斷資源,讓多數人的生計變得更加艱難,失去土地、房屋、家園、家庭,失職、失業、失落。改革開放30年的成功與失敗,提醒著人們:不改革開放那是死路一條。同樣,改革開放的基礎底座和根本動力來自於人民群衆,群衆不高興、不贊成、不擁護的任何一項改革都是沒有出路的。 

  中國人為什麼總愛折騰,是與皇權意識、封建傳統文化習俗有關?還是與喜新厭舊的追時尚趕時髦有關,與不斷破舊立新的思想、改革創新、政績導向、人事制度有關,與惟我獨尊、權力放縱、沒有制約有關,與群衆愚昧懶惰覺悟低需要不停敲打有關?還是別的更深層次的問題不得詳知,可能還是重量級的研究課題。有位文化人說:這是國人從愛打麻將得來的思維方式、行為准則和聰明智慧,即吃掉上家(除掉上級自己上),卡住下家(卡住下級,不讓升遷)。折騰,實際上是讓群衆(大家)爭鬥,讓別人折騰,自己則居高臨下、穩穩當當做裁判,既保住自己,又可高高在上得到好處,這又是經典般的封建帝王術,權貴場游戲者人人熟知。 

  外國教授評說的中國式“自己運動”,每個中國人有真實、辛酸體驗和深度憂傷的折騰,要從源頭上深入剖析、找出原因,讓人人皆知,徹底鏟除。胡錦濤總書記高瞻遠矚、實事求是,找出了社會症結的關鍵詞,道出了人民群衆最想說的話。國人世人還得從中國的黨中央、國務院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中找出解決問題的鑰匙和答案。 

  切莫再折騰,讓科學家安心培育新蘋果,這蘋果就是改革開放之碩果。如果下一個30年,權貴場不再窮折騰,不再“自己運動”,不再年年月月天天“自主”、“創新”, 中國人的日子會更好過。

  (來源:光明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