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危機重塑中美日三角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09-02-27 10:57:43  


 
  但實際情況似乎并非如此。自奧巴馬政府上台以來,日本最關心的事情就是美國新政府是否會更傾向於中國,是否會繼續把日本當作重要的盟國看待。由於過度留戀冷戰時期與美國的同盟關系,日本對美中之間的交往非常敏感和在意,包括對中美戰略對話機制的不斷升級感到不是滋味。

  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使日本在對美交往中顯得短視和急躁,過度重視外交的形式和政府的面子,例如希望希拉莉首先訪日,希望麻生首相成為第一個受邀訪美的外國領導人,等等。近日,麻生太郎應邀訪美,如願以償地成了“第一”,面子上感覺很風光,但實際效果并非理想。

  麻生抵達華盛頓之前,希拉莉剛剛從亞洲返回,美日兩國之間該談的事情都已談過,實無緊迫之事必須勞駕首腦出面。況且,奧巴馬上任才一個月,內政要務千頭萬緒,經濟問題更令其焦頭爛額。麻生在此忙亂之際殺到,美國政府不可能不重視,但也不可能花太多精力給予過高的重視。結果,這次訪問還沒有來得及引起世人的注意,就被奧巴馬的國會演說及其鋪天蓋地的報道和評論所淹沒。

              冷戰同盟已不能互救

  麻生此行當然也有實質結果,一是向奧巴馬承諾,日本將為8萬名阿富汗警察支付六個月的工資;二是決定向阿富汗派遣特使,以便與美方進行協調。可是,與壓在奧巴馬肩上的金融危機相比,這些都是無關痛癢之事。麻生首相親自跑到華盛頓,“千裡送鵝毛”,固然能够表明情誼的厚重,但無疑也暴露出美日之間的合作是有局限的。當美國在經濟上最需要與盟國“同舟共濟”的時候,麻生除了重申不搞保護主義之外,沒有拿出任何可讓奧巴馬感到振奮的東西。

  與美日盟友關系相比,中美兩國既非敵人也非朋友,將來有可能依然如是。這種關系的最大特點,就在於避免了盟友關系所容易帶來的糾纏。若美國把中國當作敵人,中國就是它最可怕的敵人;若美國把中國當作朋友,中國就是它可以指望的朋友。假若用冷戰思維來看待中美關系,人們是看不到任何積極結果的;假若把冷戰時期的國際關系框架套在中美關系之上,人們同樣不會產生任何樂觀的期待。

  但是,當今世界畢竟與冷戰已遠,以是不是“盟友”的身份來設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和政策目標,早已不合時宜,因為它會使視野變得狹窄,使想象力變得貧乏,最終導致自己追求利益的途徑和手段越來越少。而最可怕的情況,就是死抱“盟友”不放,結果只能像那句俗話所說,“在一棵樹上吊死”。

  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包括有關中美關系的言行,基本上沒有明顯的冷戰痕跡。希拉莉呼籲中美兩國“同舟共濟”,無論這是權宜之計、迫不得已的姿態,還是有什麼長遠的考慮,美國人對中國人說出這句中國話,起碼反映了其外交政策的靈活性,其看待中國的角度也跟著現實在變。我們不用猜測中美在危機時刻的“同舟共濟”,究竟會把雙邊關系帶到何方,因為只要這種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未來的雙邊關系就讓未來的現實去塑造。

  日本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至今依然以美國的政策為基准。這是因為在過去幾十年裡,日本只需與美國保持戰略一致,就能實現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但現在,當美國把自己的前途和中國連在一起的時候,日本又將如何看待中國?

  或者也可以反過來看,當中國和遙遠的美國攜手并進的時候,它又將如何看待近在咫尺的日本?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