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購買美債 不必一定是美元國債

http://www.CRNTT.com   2009-03-10 10:52:35  


美國曾以外幣為基礎發行過國債
  中評社香港3月10日訊/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新論壇副召集人藍鴻震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評析“中國應否繼續購買美國債券”。

  中國是否應繼續增持美國債券?這個話題一直具爭議性。筆者及其他一些政協委員於政協會議上,也提出相關提案作討論。事實上,自2008年9月開始,中國已趕上日本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國。這發展是否一個健康及對雙方有利的方向,尚有待探討。 

  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為挽救經濟,以不停及無節制地印鈔票方式,提供資金讓美國政府能大手筆地撥款救市,同時也令美元兌世界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下跌。中國作為美國國債最大債權國,大家對這種情況難免感到擔心及無奈,儘管近期由於短暫特殊“風暴”為由,美金成為一時間的避難所而強起來。 

            分散外匯儲備投資 降低風險 

  同一時間,美國也不停地且加強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債券。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華期間,便不忘呼籲中國繼續購美債。就中國會否繼續購買美國債券的問題,溫家寶總理早於在訪歐的行程中作巧妙的回應。溫總表示,購買美債與否要根據中國的需要,同時他也帶出一個訊息就是要關注匯率的安排和發展。答案很得體、靈活及實際。 

  就中國購買美債的問題,筆者曾與多位在金融界有經驗人士作多次討論。大家都認為,中國除了一如過往繼續大量購買美國債券外,應考慮以其他方法作外匯投資。其一,考慮在外國購買有潛質的地產項目,包括:大城市如紐約著名的大廈、優良商住樓房,有發展潛力的土地或地皮也可作為長期投資之用。此外,一些礦產或有需求的資源項目,以及重要的工商業機構或控股都可作考慮,後者也可作為技術轉讓項目。 

  然而,若真的需要考慮繼續購買大量美國債券,應向美國政府提出以其他外幣為單位發售的要求,例如:日圓、歐羅,甚至人民幣。事實上,美國以其他貨幣作為基礎發行國債,已不是新鮮事。七十年代末期,美國總統卡特為挽救美元匯率過度下滑的情況,曾以德國馬克作為基礎發行國債,該批債券稱為卡特債券。另一方面,中國的國企也曾發行美元債券集資,可見以外幣為基礎發國債與國家主權並無直接關係。 

             以外幣購買美債 值得考慮 

 在美國不斷發債及亂印鈔票,令美元貶值的情況下,若中國繼續大量購買以美金為單位的美國債券,將有機會被批評為利用中國人民辛辛苦苦賺回來的血汗錢,為美國金融制度崩潰後的爛攤子付鈔。然而,美國以外幣為基礎發行國債,中國便無須承受美元貶值的風險,對中國而言也是合理的保障,不失為可行的做法。此外,這樣也可在某程度上制約美國今後的金融匯率政策,不能隨便地透過貶值,讓其他國家承擔其經濟出現問題的後果,對全球金融體制可產生積極的穩定作用。 

 現時,相較於日圓、歐羅等,人民幣仍非可兌換的國際貨幣,未能於市場上自由買賣,有人擔心以人民幣為單位發行美國國債存在技術問題困難,但這問題其實不難解決。中國可以利用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境外人民幣外匯及債券市場,便能有限度地解決人民幣與外幣的兌換問題,同時,這也能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假使真的要以美元作為單位購買美國債券,中國應考慮要求美國政府作保證,在償還期到達時,該批債券要以購買時的匯率作計算,例如:現時美元兌人民幣約為一兌六點八,中國買入美國債券後,即使將來美元貶值,在償還期到達時也是以這個匯率來計算,以保障中國不會因美元匯價大幅下跌而造成損失。這雖然是一個新嘗試,但邏輯上也是行得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