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袁偉時:批判普世價值是沒文化的表現

http://www.CRNTT.com   2009-03-18 11:18:52  


 
  有些人肆意批判普世價值;那是愚蠢,是知識不足的愚蠢!剛才說的體現普世價值的聯合國三個人權文件,中國政府是簽了字的。如果官員發表批判普世價值的言論,對中國形象的傷害太大了。

  經濟觀察報:好像治史者一般都對未來比較悲觀,你為何這麼樂觀?

  袁偉時:為什麼我總是那麼樂觀?我深信人性;或者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獨立宣言》說的“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 不可轉讓的權利……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其實都是人性。自由、平等帶來快樂;沒有人生來就愛當奴隸,當奴才。三綱和計劃經濟制度培育出奴性,靠的是在暴力支撐下的閉關鎖國。一旦接觸外部世界,享受到市場經濟帶來的某些自由,生命的威脅減少,生活開始改善,人性的復甦便勢不可擋。一股巨大的要求自由和幸福的潛流已在中國形成,它會在各個領域逐步衝決一切網羅。為此必須逐步建立保障公民自由權和其他公民權利的制度——法治、民主、憲政,這是誰也阻擋不了的。過程是長期和曲折的,但要回到官長控制一切的時代肯定不可能了。

  新老左派和國學派鼓吹的“儒家社會主義共和國”,“反殖民”,回歸“中國本原”等等,冀圖與現代文明對抗,就後果而言都是禍國殃民的歪招。也許能讓某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入迷,恐怕連官員也沒有幾個真正相信這些貌似新鮮的陳詞爛調。

  經濟觀察報:中國喊啟蒙喊了這麼多年,為什麼始終難以樹立個人權利及自由第一位的價值觀,倒是“無私”、“犧牲自我”在愛國救國的名義下很容易大行其道,人們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也很快就沉默了,成為極權暴力的受害者、服從者和合作者。

  袁偉時:個人權利及自由第一位的價值觀有兩個基礎:人性和市場經濟。清末民初它已在與宗法專制制度及其意識形態角逐中逐漸蘇醒和拓展。但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在救國和革命需要的名義下,扼殺個人權利的舊意識俘虜了一批激進青年,並在政治領袖操縱和國家政權支持下搖身一變,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新的意識形態。直至80年代,中國人仍在這種意識形態枷鎖下呻吟。90年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權利意識和自由意志也在覺醒。這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

  處在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的環境下,反抗可能帶來更大災難之際,選擇沉默、忍受不公正有時是必要的。結束暴政必須審時度勢,採取適當的方式,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損失。剛烈固然值得尊敬,但切勿流於魯莽。忍辱負重,堅韌奮鬥,需要更堅強的意志和智慧。

  經濟觀察報:我覺得你和沈公(沈昌文)很神似,都是好玩又年輕的老頭兒。去年的《讀書》換主編事件,沈公一直沒有發言,我看到你接受南都周刊採訪時說的話,就想,這些話肯定也是沈公要說的。能否聊聊你跟沈公的交往,有哪些默契與“合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