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尋回,而非告別“五四”

http://www.CRNTT.com   2009-04-24 10:34:18  


五四運動90周年之際,北大紅樓免費開放。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王賡武、鄭永年聯合署名文章《尋回,而非告別“五四”》。文章說,今天的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大變局產生大問題,大問題的解決呼籲思想的大解放。而思想解放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各階層一直在呼喚的。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實現思想的大解放呢?這裡人們就能看到“五四運動”精神對今日中國的相關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所需要的是尋回“五四”,而非告別“五四”。全文如下:

  今年是“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從這次運動發生的那個時代起,“五四運動”注定要成為中國現代史的主題。在此之後,中國歷史的所有發展似乎都可以以不同形式和“五四運動”聯系起來。無論是在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人們很難想象一個沒有經歷過“五四運動”的中國。也正因為這樣,人們對“五四運動”的解讀和評價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有意識形態的解讀,有政治的解讀,有黨派的解讀,也有各種各樣帶著時代氣息的文化解讀。但無論是持肯定態度還是否定態度,各種解讀都和現實中所發生的現象和所存在的問題分不開。持肯定態度的人可以從“五四運動”中找到正面的因素,而持否定態度的人也同樣可以從“五四運動”中找到負面的因素。

任何輕易結論都為時過早

  舉一個例子來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陸進入一個倡導政治改革的時代,無論在政治領域還是在知識領域,人們大力推崇“五四運動”的進取、改革甚至革命精神。但是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人們對“五四運動”就有了很不相同的看法,一些人往往簡單地把這場運動和激進主義聯系起來。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的知識界想“告別革命”,開始對革命和激進社會運動作知識反思。不久,中國領導層也正式提出共產黨要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

  在革命的時代,人們需要“五四運動”所體現出來的那種精神,但在和平執政年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既然“五四運動”是激進主義的產物,也是和革命聯系在一起的,那麼在今天再提倡“五四”精神就顯得不合時宜了。這或許是中國大陸有關部門這些年來低調處理“五四運動”紀念日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