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轉危為機 中國經濟需以改革為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09-10-20 10:56:47  


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問題是世界性金融危機衝擊與中國周期性調整的重合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問題,是世界性金融危機衝擊與中國周期性調整的重合,這是中國加入WTO後遇到的首次考驗。中國應對危機的條件與別國不同,中國有可能率先走出困境,轉危為機。但要把這種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必須以深化改革為前提,必須在改革方面有大的突破。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保育鈞文章如是說。

  文章提出以下幾條意見:

  第一,擴大內需的十大政策措施要以改革的精神去落實,堅持市場化改革不動搖,通過政府的應急措施去撬動市場的力量。

  不能從“市場萬能論”轉向“政府萬能論”。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與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要協調好。首先,要落實4萬億元投資的來源;其次要保證這4萬億元的投資去向,既解民生之急需,又為今後的持續發展創造條件,而不能形成新的障礙。這就要堅持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堅持政務公開。要徹底走出政府投資歷來效益不高的怪圈。再次,要讓這4萬億元帶動更多的民間投資,把應急措施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如果仍由政府唱“獨角戲”,由國有企業壟斷這4萬億元項目,將造成舊體制複歸,達不到刺激內需、拉動經濟的目的。建議新上項目公開招標,讓各類企業平等競爭。

  第二,擴大內需主要是擴大消費需求,保民生,必須從根本上調整國民收入的分配結構。

  要分析消費需求逐年下降的原因,從改革現行財政制度、改革分配體制入手,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公共財政應當公開透明,提高消費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2007年消費只占34.8%,應通過幾年努力提高到50%以上,必須大力壓縮行政經費開支,增加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的份額。消費比重上不去,內需起不來,有可能重走投資拉動的老路。

  第三,加快壟斷行業的改革,放寬民間資本准入領域和降低准入門檻,讓民間資本的能量得到充分釋放。

  要讓4萬億帶動更多的民間投資,產生放大效應,這就要求:首先,壟斷性、資源型國企要向國家上交資源租金,上交利潤;其次,“落實非公經濟36條”,破除壟斷行業、第三產業對民間資本的種種限制,特別要放手讓民間資本走出國門,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配置資源。

  第四,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形成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體系。

  千萬不能借口美國金融危機而放慢國內金融體制改革步伐。美國的問題出在金融衍生品杠杆的無限放大、出在失去監管;中國的問題是控制過死,金融市場主體太單一,不適應多元化的市場主體。中小企業貸款難依然如故。現在,一方面是中小企業貸不到款,另一方面是大量民間資金找不到出路。要突破體制束縛,打破民間中小銀行的禁區,讓各地區興辦民間投資的、股份制的、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地區性的中小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