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亟待蛻變的“中國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0-01-10 09:06:23  


 
  人們常常把改革後的三十年的經濟成功概括為“中國模式”,事實上,改革時代的成功不是無來由的,離不開此前三十年的工業基礎體系和重大的科技突破。當然,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從計劃管制到市場經濟,“中國模式”歷經了大跨越和改變。前後三十年,發展都伴隨著難以承受的巨大代價,以剝奪部分或多數群體對發展成果的分享為共同特征,前三十年是剝奪農民,後三十年是剝奪工人和農民工。

  但這兩個三十年,還有另外一個共同特征,就是基於經驗主義的政策調整一直貫穿始終。即使在計劃經濟時期,中國按需要進行政策調整也是常見的事情。鄧小平時代,摸著石頭過河的話語體系成為整個國家的共識,他也因為經驗主義而功成名就。不斷改變政策,是中國發展的主線,是在崩潰邊緣屢獲生機的原因。

  根據解決現實問題的需要,凝結新共識,做出政策調整,是“中國模式”得以維繫發展的根本。從這個角度說,“中國模式”的本質就是追求制度創新。

  哲學家李澤厚最近在接受訪問時提到,他主張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但現在還沒有,現在的中國是有封建特色的資本主義,就是官本位,政府權力過大。此話不可謂不尖銳。“中國要過封建資本主義這一關”,無疑是對“中國模式”經過嬗變之後最切中時弊的概括——越界的政府權力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必然是利益集團的割據。
 
制度化進程大大落後

  政治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核心。很多人認為,現在就存在“中國模式”,金融危機下,好像中國一切都很好,政治上這樣一種控制也很好。這是錯誤的,會起到誤導作用。面對嚴重的潛在危機,中共黨內能否形成新的共識,將決定“中國模式”的未來。

  而在如何建立中國政治文明的內核這個關鍵問題上,既不能隨大流,也不可盲目自信,看不到目前的壓力。已有的研究表明,將政治發展一般理解為政治民主化,這個觀點不是時時都成立的,因為根據特定國家所處狀況和條件不同,核心可能是民主化,也可能是制度化。

  但即使不以民主化標準做衡量,中國的制度化進程也已大大落後了。比如以腐敗為例,一個國家若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根據本國的條件,因地制宜地建立起防範腐敗的有效制度與機制,就會造成最可怕的結果,官員內部形成一種庇護網結構,導致群體性腐敗。這種庇護網結構將進一步導致制度供給的缺乏。想想官員個人財產申報就知道中國制度化水平之低,作為最低成本最有效的防腐制度,中國已經提倡了多少年,為何卻到現在還是化為泡影?

  中國的自信來自於敢於嘗試,敢於接受挑戰而做出改變,而非來自歷史的輝煌。眼見它起高樓,眼見它樓塌了,一直是中國歷史難以逃離的宿命,我想今天的中國還真不知道能否逃出這樣的宿命。如果不指出“中國模式”的巨大缺陷和危機,只是跟西方模式單純一比高下,解胸中之抑鬱,獲得精神之勝利,則“中國模式”不過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產品。(作者張傳文是中國媒體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