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關係新階段的方向與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10-02-14 00:21:12  


中華文化為兩岸之本,理應大力推廣。
 
  目前華人世界的各種大學評鑑與排名評比,已讓高等教育界捲入競爭的漩渦,插翅難飛,而所依據的指標又通常踵武西方──且不具前瞻意義。拾人牙慧的後果,只不過是當西方世界的精神附庸。研討出一套適用華人世界與全人類的福祉的中華高等教育新指標,當是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界共同的課題。

  兩岸共同保釣

  回顧過去,自1970年迄今有四波大規模的保衛釣魚台列嶼的運動,其間小運動無數。

  1970年,消息暴露,美國為討好日本共同圍堵中國,擬將釣魚台列嶼隨琉球一併交與日本;當年11月,台灣留美學生發起保衛釣魚台運動,其後迅速擴展到台灣與香港各地,是為保釣運動的第一波。運動最高潮是4月15日華盛頓的遊行及對美、日及“中華民國”政府的抗議活動。這一波運動終使美國於1972年5月15日只將釣魚台列嶼的“行政權”交給日本,而對其主權問題採中立立場;而日本原先要在釣魚台島建立無人看管的氣象台的想法被迫放棄。

  1996年7月,日本片面宣佈其領海範圍,包括釣魚台地區一直擴張到台灣外海,並開始驅逐進入列島地區的台灣漁船;日本右翼青年社並在列嶼之北小島建立燈塔。這些舉措激起全球華人的新一輪怒潮與行動,可稱為第二波保釣運動。這次運動以台、港為主導,北美華人與大陸同胞為支援。運動的高潮先是9月22日在台北的大遊行;最後是10月7日台、港、澳三地人士近三百位聯袂前往釣魚台島,並成功登陸,同時插上“中華民國”國旗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這一運動有宣誓主權的效果,也促成台灣與日本就漁權問題磋商。

  第三波保釣運動開始於2002年9月。首先,因李登輝於接受《沖繩時報》訪問時表示“釣魚台是日本領土。”,保釣人士於是在台灣發起連署聲明譴責,串連全球保釣人士籌組“全球保衛釣魚台聯盟”。大陸人士且於2004年3月24日突襲成功登上釣魚島。

  2008年則有第四波保釣運動。起因是6月台灣漁船於釣魚台海域遭日艦撞沉,輿情憤慨。十二名保釣人士於是再度乘漁船出海駛往釣魚台,在數十位媒體人陪伴及海巡署五艘巡邏艇護航下,衝破日方巡防艦防線,於6月16日成功挺進距離釣魚台島零點四海浬處,繞島一周宣示主權。日本後來並正式為撞船事件道歉、賠償。

  保釣不能只有行動,還必須有學理的依據。三十多年來,台、港、美、中國大陸各地均出版了許多學術論著,探討釣魚台列嶼問題的歷史、地理、國際法諸面相。東吳大學於1998年5月與2003年9月兩度舉辦“釣魚台列嶼問題學術研討會”,會後並將論文編印成書。有關保衛釣魚台運動的文字,也編輯出版了好幾本書。新竹的清華圖書館自2007年開始進行“1970年代保釣暨海外留學生刊物文獻特藏計劃”;同時,北京的清華大學圖書館也開始收藏有關文獻。

  保衛釣魚台是一長期的事業。我多年參與的深切感想是:這一運動一直祇是民間活動,兩岸政府都裹足不前,令人遺憾。我在2004年6月東吳大學出版“第二屆釣魚台列嶼問題研討會論文集”中所寫的〈代序〉中寫道:“釣魚列嶼,要扼海樞;攸關東亞,各方矚目。日人竊佔,早有陰圖;瓜分礁層,攫奪漁庫。美國助成,意在霸主;藉名安保,其實圍堵。奸人媚外,放棄國土;侈言愛台,心跡暴露。政府軟弱,中共裹足;百姓喪志,先憂疾呼。志士奮勇,駕舟衝突;賢良竭慮,研討出書。後人取法,吾代不辜;常維爭議,以俟光復。海峽兩岸,中華民族;攜手同心,畛疆是固。”

  釣魚台問題在歷史、地理及法理上應由台灣出面,但在實力上必須有中國大陸做後盾;換言之,必須兩岸合作才能解決。期望兩岸政府認真把保衛釣魚台列嶼放進合作項目,可從召開學術研討會開端。

  也提十六字箴言

  中國共產黨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會見中國國民黨連戰前主席時,提出十六字箴言:“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2009年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時提出:“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十六字訣。顯然兩岸共識已逐漸接近。我在此也以在野知識分子立場為兩岸關係的新階段,提出十六字箴言:“會通合作,互信互救,中華新憲,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語出《論語》,本是中華文化的固有精髓。已故的費孝通在2003年概括對人類社會及其文化未來發展的途徑及其前景的看法,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最早是1990年說的);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的一次研討會上,方克立建議改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和而不同。”費先生也同意。2009年“兩岸論壇”在結論中既同意要“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當是兩岸共識。“會通”、“合作”、“互信”表面上有了共識;既已在意識型態的銅牆鐵壁上開出一缺口,雙方應再接再勵,付諸行動。“互救”一詞則需要多做些說明:

  過去在大陸發動“文化大革命”時期,台灣推行“文化復興運動”,相當程度地在海外保留了中華文化的根;當大陸走向“改革開放”期間,台灣的企業家曾挹注大量的資金與人才。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與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發生,大陸的“及時雨”訂單則相當程度地挽救了台灣的經濟發展。當台灣近年進行“文化小革命”,致力“去中國化”時,中國大陸開始重新重視中華文化,無疑也會對這一逆流有導正作用。兩岸唇齒相依,彼此互救(包括次一層意義的救災互助)很可能是未來的常態。

  認清這點,當知兩岸現階段不急著談統一,會同合作是最適的安排。再進一步,前面所提的文化、高等教育、保釣諸種會同合作,就是兩岸建立互信、輸誠互救的具有指標性意義的試金石。到了這時候,兩岸的軍事對峙毫無意義,徒然浪費而製造緊張。大陸撤除對準台灣的飛彈,時機當已成熟,這會是大陸對台灣所能表達的最佳善意,也將是邁向中國會合的重要里程碑。

  在此期盼:兩岸最高領導當局更站在歷史的最高點,胸懷寬大,拿出勇氣與智慧,檢討現行兩憲;所有知識分子跳出已往政治學框架的侷限與意識型態的桎梏,從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朝未來“中華新民國”(New Republic of China)的目標,攜手前行。兩岸的政治學者與專家們,現在到了可以開始草擬基於中華文化與孫中山思想的,以“同根同源,相互扶持,一枝多葉,和而不同”為主調的,比歐盟更有創意的〈中華新民國憲法〉的時候!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2月號,總第146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