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高雄的呼聲 尋找南台灣的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0-03-25 00:15:10  


 
  還有,過去謝長廷主政的時候,小港的花卉園區不是也弄得很大嗎?現在呢?關掉了。當時說要弄一個纜車投資案,也是我們高雄很知名的企業家慶富漁船得標,後來主動撤案不敢投資,我們不是說要讓高雄變得像新加坡嗎?新加坡不是有個纜車嗎?每年這個纜車帶來多少觀光收益,可是為甚麼商人在商言商,已經好不容易拿到的案子主動說不做了呢?這麼多年下來,三年五年過去,那個纜車案一樣沒有人投標。最近我們看到日月潭的纜車生意好得很,為甚麼高雄沒有半個企業財團敢投資?

  所以,高雄到底離觀光成熟的那一天是不是很近?還是我們得很務實的用工業、產業來養活這150多萬人口?

  我們看到,過去高雄縣的農業有聲有色,不管是荔枝還是芒果都行銷到日本去,也紮實去發展了幾個工業;目前在大發工業區對面還要新成立一個金屬創新園區,作為一個高雄市人,我們一直很擔心將來高雄市民是搭著捷運到本洲工業區或路竹科學園區上班,久了就乾脆住在高雄縣,變成高雄縣的發展比高雄市還要蓬勃。這是作為一個高雄市人的私心,最不願意見到的。

  而且發展工業真的只有汙染嗎?LED、太陽能光電、從過去的螺絲變成現在植牙的精密金屬螺絲,以及用鋁合金等一些比較高精密的合金來作出人工骨骼,一根短短20公分的骨頭,可以賣好幾萬塊台幣,一根植牙的螺絲可以賣好幾萬塊台幣,這樣的產業是汙染嗎?

  所以,我比較傾向務實發展,因為高雄確實是因為過去的一些工業基礎才有今天,勉強還撐在這裡,因為過去這幾年土地成本的問題,因為公司成本的問題,已經有很多中小企業收掉,或者外移到大陸、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勉強還留下的,是目前維持高雄市這個基本的經濟、景氣或者提供最後就業機會的產業。

  此外,讓高雄縣市合併,讓台南縣市合併,都是現在的“行政院”,所以“中央”沒有重視南部的發展嗎?五都裡面南都就占了兩都。在新推出的六大新興產業裡面,當然也包括了文創產業,那也是引導台灣未來下一階段還能夠在世只上有競爭力、在世只上立足的一個未來發展,但這些絕對不是所謂的高汙染,也不是所謂的高碳排放量……

  連立堅:政府應重視南北不平衡問題

  剛剛執行長提的這個部分,其實大家都很務實,沒有人說中油煉油廠不好。憑良心講,我到現在還認為它不會遷廠,其實我們要的只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做調整,譬如現在大林發電廠,在最汙染的地方還要再增加燃煤機組,難道別的地方不能負擔一些嗎?這是全台灣人要用的發電設備,不能夠挪到別的地方嗎?

  甚至於在去年,經濟部還居然決定要恢復高雄的採礦。我在想“中央”難道拿得出的政策就是這些嗎?大林燃煤機組的增加、採礦權的增加,然後把南部已經相對差距懸殊的南北不平衡的情況,南部的資源還要被稀釋;事實上現在正在稀釋,透過當時台北縣升格的方式稀釋南部的資源。

  剛才我還有一部分沒有講到的就是,沒有反對路竹科學園區,路科是我們最寄予厚望的!說實在話,將來高雄縣市合併之後,路科也在高雄市裡頭,沒有人會去反對LED來到這邊,沒有人會反對這些高科技。可是為甚麼都塞類似燃煤機組這樣高污染的東西來到這裡?難道不知道高雄人壽命比台北人少三歲半?難道不知道碳排放量是全台灣的三倍,是全世只的將近十倍……?

  我認為,高雄應該走類似新加坡的模式,包括它原來的產業,漁業或重工業,其實都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完全去除,只能說也許它的比重不要那麼高;其次,路科來了我們希望它能大大發揮;我們原來規劃的一些生技園區等也能夠繼續發揮;其他的部分,地方政府能做的有限,包括文創和觀光推廣的部分等。

  我認為,消費性的預算或政治性的預算,其實能減就減,不然真的有時候就會變成蚊子館,這是事實,但是像主場館的投資,還錯了嗎?這種投資真的能為高雄發展帶來很大的助力。就我所知,現在就有非常多場,像五月天的演唱會,我就聽到有七、八千人是從國外來的;我不知道這個數據精不精確,反正是滿場,所有飯店幾乎都客滿。

  我認為,台灣作為一個進步的社會,區域平衡應該要列為“國策”。同時,當地方上有一些比較進步的做法時,不要受政黨因素的影響,尤其它不是一種政治議題,讓長期被壓抑的地方能有自己另圖生機的模式和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