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開文物造假的黑幕

http://www.CRNTT.com   2010-04-28 15:19:54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國內文物市場已經形成了產銷一體的“造假產業鏈”:各地的文物仿制工廠、作坊負責生產,然後通過各種渠道將假文物批發給文物販子,最後經古玩市場或文物商店流入社會。業內人士稱,文物造假網絡如今已形成一個遍布全國的“作偽版圖”:山西仿造青銅器和木雕佛像,河南主攻玉器、陶器、瓷器,滬浙一帶擅長書畫作偽。以年代為界,文物造假的“源頭”又進一步細化:以玉器為例,“良渚玉”的批發市場在浙江湖州、“紅山玉”在遼寧內蒙古一帶、蘇北地區則主攻“兩漢玉器”;瓷器作偽主要集中在河南和江西,前者主打汝、鈞兩大宋瓷,而近年來備受熱捧的明清官窑青花,則以江西景德鎮居首。姚明遠表示,各地古玩市場的假貨源頭都是一樣的,文物販子要做的,就是摸准本地藏家的“胃口”,有選擇性地去“進貨”。 
 
  作偽“反鑒定”,專家看了也撓頭 

  南京博物院一位鑒定專家曾給記者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幾年前,一批瓷器鑒定專家到景德鎮某瓷器廠參觀,其間廠方拿出兩件大小、造型、紋飾完全相同的清代官窑青花瓷瓶,並聲明兩件瓷器真假各一。只要有人付10萬元保證金,就可以憑眼力把真瓶子挑走。如果“打眼”選到贋品,只能自認倒黴。結果,一群專家來回看了半天,最終還是無人“應戰”。 

  隨著作偽手段不斷“進化”,文物造假從早些年的“粗貨”,逐漸發展為具有一定專業水準的“細貨”,很多仿品連鑒定專家看了都撓頭。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曾經說過,過去作偽是“老鄉對專家”,東西出來破綻很多;現在是“專家對專家”,你能看出毛病的地方,人家全給抹掉了,行內稱之為“反鑒定”。 

  “沁色十三彩”本來是鑒別古玉的重要依據。比如,良渚玉器上經常能看到石灰狀的沁色,行內俗稱“雞骨白”,這本是玉料在地下埋藏幾千年後出現的鈣化現象。不過,現在的作偽者可以很輕鬆地仿出這一效果。“我去河南進貨時打聽過,方法很簡單,就是直接把玉料放到火裡烤,等快燒透時用冷水一澆,‘雞骨白’的效果就出來了。” 

  入門不久的藏友方洪曾遇到過一件堵心的事。前兩年,他在朝天宮古玩市場花2000元買了一件西漢玉璧,後經專家鑒定為贋品,當工藝品賣只值40元。他到消協投訴,得到的回答是“古玩市場為特殊行業,沒有適應的法律條文作為處罰依據”;打電話到文物部門咨詢,對方表示只負責博物館的館藏文物鑒定,不參與市場管理,“如果買到了盜掘文物,文物部門可以會同警方進行協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