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朝鮮的“核成就”要傳遞怎樣的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10-05-19 10:12:47  


 
冒險宣稱掌握核聚變技術

  事實上這一做法幾乎成功:在朝鮮允諾“棄核”的前提下,美國曾在2008年6月將之從“流氓國家”名單除名,並解除部分經濟制裁。然而朝鮮正處世代交替的敏感時期,核力量又是被高調宣揚的“重大成就”、“強盛大國標誌”,也是屢試不爽的“敲金棒”,朝鮮自然不肯如此“賤賣”,而不惜冒前功盡棄的風險一再嘗試。但從“二次核爆”各方反應和不久前朝鮮要求以核國家身份重返核不擴散條約遭拒可知,核爆、發射火箭這類“老套路”已不甚靈光,甚至副作用比正面作用更大。

  此次宣布掌握核聚變技術,卻又宣稱“和平用途”,正是希望“花樣翻新”,繼續敲打國際社會:既讓人自然聯想到氫彈,又避免被人抓住“繼續發展核武器”的口實。

  不僅如此,由於“天安艦”事件和此前一系列南北衝突的積累,朝韓關係陷入死局。如果說,此前韓國及其身後的美國,仍然將朝鮮“承諾棄核”和重返六方會談,視作進一步發展關係的先決條件,將迫使朝鮮重返對話當做主要工作重心,那麼“天安艦”事件之後,韓美已轉變立場,要求朝鮮先澄清自己與“天安艦”事件無關,再考慮是否與之進行六方會談。

  事實上“天安艦”事件至今撲朔迷離,所有證據鏈均不完整,美國、韓國的這一表態與其說在追究事件責任,毋寧說也是在展現一種姿態:我們已經不指望與朝鮮對話,因為朝鮮不可信賴。如果任憑這一態勢發展下去,朝鮮通過發展核力量和玩弄六方會談進程,進而將國際社會牽制得團團轉的局面,恐怕會就此告終,這自然是朝鮮決不願看見的,雖然此時此刻宣稱擁有熱核技術十分冒險,但朝鮮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一試。

  然而從目前情況看,冒險的收獲似乎很低。核聚變技術相比早已“平民化”的核裂變技術,門檻高出非常多。連一次熱核試驗都未嘗試的朝鮮,很難讓人相信,他們掌握了威力巨大、引爆需要用原子彈的氫彈製造技術。更“穿幫”的是,為避免過分“刺激”,朝方宣稱“自主研發”的是核聚變發電技術,這原本是為了彰顯“和平”色彩,但用於發電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其實比製造氫彈的門檻還要高得多,歐盟、美、中、俄、日、韓、印7方自2005年6月28日達成協議,在法國卡達拉舍建立實驗反應堆,開展為期30年,耗資100億歐元的ITER可控核聚變研究項目,至今尚未取得階段性成果,5個核大國和多個經濟、科技強國聯手都搞不出的高科技,朝鮮“自主開發”就這麼搞成了,誰會相信呢?

  很顯然,朝鮮此次利用“核進展”傳遞信息的努力並未成功,可以預見,他們將在不久的將來,變出新的花樣。

  (作者是旅居加拿大的自由撰稿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