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稀土定價權之戰:一手扼出口一手卡礦源

http://www.CRNTT.com   2010-07-06 14:09:41  


江西贛州龍南縣郊稀土生產礦點。
 
  鄧小平曾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已探明的工業儲量約占世界一半,供應量則占世界95%以上。

  但一家獨大的供應量並未帶來定價權。恰恰相反的是,由於改革開放後開采量和出口量都大幅上升(目前稀土產品四成供出口),全球稀土供大於求,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

  中國的低價銷售,讓美國、加拿大等國的礦山因開采成本過高和保護本國資源等原因,在上世紀末期陸續停止開采——反正能買到便宜的中國貨。

  2008年9月,《南方周末》一篇署名為北大博士青岩的文章《中國應立即禁止稀土出口》引發熱議。

  雖然青岩的觀點被業內認為過於極端,但一場稀土賤賣海外的大討論由此引發,稀土領域的權威學者們也紛紛站出來,痛陳濫采、無序競爭等行業之弊,呼籲政府改進管理。

  此時恰逢金融危機經濟低迷,業內龍頭企業亦借此積極游說決策層或地方政府,設法提振稀土價格。

  一場新的鐵腕整治由此發軔。

  如同所有的整治一樣,稀土之戰也是一手扼住出口,一手卡住礦源。

  扼住出口的工具有兩個:關稅與配額。

  2008年11月,釔、銪、鏑、鋱等元素出口關稅上調到25%,其他產品均上調至15%。一個月後,此前不徵稅的金屬鏑鐵和釹鐵硼追加20%出口關稅。

  給汹湧的出口戴上關稅枷鎖的同時,配額在不斷減少。2008年配額比上年減少21%,隨後一年的第一批配額同比下降三成,引起國際社會一片抗議。這一年,雖然同比降幅只有3%,但外資企業配額大幅減少了21%。

  礦源則是直接卡死:2009年5月,國土資源部下發通知,暫停受理稀土勘探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申請。

  對非法采礦的打擊風暴,更是立即讓市場上的礦少了許多。

  在江西、廣東和廣西等南方地區,稀土礦床分散在山區裡,過去一直是非法開采最為混亂的地區,而這些非法開采的稀土原礦或初級產品,很多都是通過一些灰色渠道銷售到國外,擾亂了價格。

  打擊風暴讓這些非法開采的采礦點應聲而減。以江西贛州為例,2009年共取締、關閉非法開采點300多個,搗毀稀土浸礦池2645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