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根本較量 還看全球資源技術控制力

http://www.CRNTT.com   2010-07-24 08:14:11  


 
  就以被視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依托平台——新能源來說,儘管中國在該領域的投資已經比肩美國,但聯合國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實現未來低碳產業的目標,至少需要60多種骨幹技術支持,而在這60多種技術里面有42種是中國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術。而國內專家本來樂觀認為,以太陽能電池、多晶矽為代表的低碳產業是中國縮小與發達國家經濟結構差距的一次機遇。但正像相關評論所說的,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中國的低碳產業很有可能和此前的製造業一樣,淪為世界低碳業的“製造工廠”,成為發達國家污染和能耗的轉移地。背負趕超使命的低碳產業如今又是“兩頭在外”:80%的銷售靠出口,90%的原料要靠進口。短期內恐怕很難走出微笑曲線的底部。

  新能源產業的技術供給現狀,只是中國在全球技術分工領域尷尬地位的一個縮影。當然,不排除中國在下一代互聯網、生物科技、航空航天、電動汽車等關鍵領域可觀的研發實力和產業化前景,也認為即使在新能源產業,中國也不是沒牌可打。只是應當看到,在既有的全球技術分工和技術貿易框架約束下,中國很難參與主要在發達國家之間流轉的技術分享。也就是說,儘管發達國家之間也會有彼此的技術防備,但除了最頂尖技術之外的先進技術是可以在他們之間低成本轉移的。而最尖端的核心技術,中國即使掏錢也買不到。可見,中國面臨的技術約束是全球性的。假如我們不針對現有技術現狀盡早補課,則中國經濟雪球滾得越大,對外技術依賴就越大。要想實現對日美的真正趕超,恐怕說易行難。

  至於西方大國極為關注的全球資源獲取與控制力,更是制約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就算國際能源署(IEA)日前公布的去年中國能源消費數據有水分,按照今年2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公報,則中國去年的能源消費總量換算成油當量也有21.32億噸,與美國21.7億噸也相差無幾。而中國去年的GDP只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這個數字對比,除了說明中國能耗大、能效低、經濟粗放式發展之外,唯一的安慰,大概就是中國的節能減排的空間可以很大了。不幸的是,中國節能減排技術同樣落後。也許,這還可以慢慢追趕。但在全球資源日漸稀缺且主要能源礦產地帶基本被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所控制的約束條件下,中國如何確保經濟發展所需的巨量資源供給尤其是能源安全?事實上,不僅美國在千方百計打壓中國獲取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就算在“金磚四國”這個框架內,也沒有一個國家真心實意對中國提供切實支持。甚至某些上游供應商還利用中國對重化工業發展的偏好,動輒抓住中國的軟肋大幅提高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