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禁得起推敲的國史是怎樣修成的

http://www.CRNTT.com   2010-08-11 09:16:00  


 
相關鏈接:

誰計算過國史修訂的投入和產出

    來源:大洋網 作者:陶短房 2010年08月10日16:17

  據報道,中華書局“國史修訂”工作自2005年啟動至今,已召開了四次修纂工作會議,目前進展順利,預計2015即可面世。

  此次修訂集中了全國200多名學科專家,窮10年之力,投入巨大,曾領銜這項工作、德高望重的史學前輩任繼愈先生未等到工程告竣便與世長辭,這一切都讓不少圈內外人士對“國史修訂”的成果寄托厚望。

  然而史學是項奇妙的東西,投入與產出未必一定成正比。

  在中國歷史上,官方投注大量人力、物力修史的高潮,出現過3次。

  第一次是唐初,李世民在貞觀十年下令同時設局修撰北齊、北周、梁、陳、隋五代正史,也就是說,《二十五史》的1/5都出自唐太宗的“國家修史計劃”,5個修史班子的規格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北齊書》的負責人是在北齊當過官、被譽為“祥瑞”的李德林和李百藥;《周書》是秦府十八學士之一的岑文本和大學者令狐德棻;《梁書》和《陳書》由名臣魏征領先,著名學者姚思廉協助;離唐代最近的《隋書》更了不得,編纂班子裡出現了魏征、房玄齡、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一長串出將入相的人物,唐太宗不僅高度關注,甚至親自執筆作序。

  第二次是元代,集全國學術界之力同時修撰《遼史》、《宋史》和《金史》,在被公認不甚尊重知識的元代,這項政府知識工程卻得到政策傾斜,修纂者都是一時之選,且盡心盡力,三史總修纂揭傒斯為加快進度夜宿史館,最終積勞成疾去世。

  第三次則是清初,為了修纂《明史》,清廷不但集中了官方學者、資源,還不惜一切搜羅民間賢才,甚至像顧炎武這樣對清朝不滿的學者也努力網羅,最終在修史中起到關鍵作用的萬斯同,就一直以布衣的身份參與其間。

  然而投入最大的這三組共9套正史,在整個二十四史體系中的評價均不算很高。“唐五史”雖包羅萬象,卻疏於訂正,同一件史實在《北齊書》和《梁書》中往往記載相反,讓人莫衷一是;“元三史”雖然詳略得當,脈絡分明,卻因主撰者避諱太多,影響後人對史實真相的探究;至於《明史》的公案,則從清初一直打到今天,其中不凡唇槍舌劍,甚至血雨腥風。

  “斷代為史”,歷史原本就是一項耐得寂寞、需得時間的慢工細活,而官方工程往往限時、限量,恰於修史的規律相悖,揭傒斯的例子固然是極端了一些,但不久前的某“獻禮”工程,不也因為要趕在某個“節點”出“階段性成果”,弄出一鍋夾生飯來麼?不僅如此,修史不同於考古,甚至也不完全同於歷史研究本身,而更多帶有一種修史者對歷史現象的解讀色彩,這從“春秋三傳”,從二十四史發端的《前四史》就已見端倪,同一套史書參與者越多,這種解讀色彩也就越弱,往往反倒會影響史書的思想光輝,《二十五史》中讀者最多、影響最大的,正是由一兩人牽頭的幾套,如《史記》、《漢書》、《三國志》、《新舊唐書》和《新五代史》,這並不是偶然的。中華書局此次“國史修訂”能否打破這一怪圈,仍需拭目以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