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日關係,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0-10-30 08:16:42  


 
  在這種中日兩傷的情況下,得利的其實是在根本意義上同時制約中日兩國的另一方:美國。而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並不是兩強並起,恰恰是因為兩強都還不強,無力應對另一超強美國,所以陷於美國布下的局中。當然,不強並不就表示完全喪失了自主性無所作為,如果中日雙方都能意識到其實雙方在根本意義上並不是受對方制約而是受共同的另一方制約,雙方都有意主動採取措施改變目前雙方相持的局面,應該說即使問題不能完全解決至少局面也會大為改觀,而後在東盟的撮合和韓國的推動下,中日在亞洲乃至代表亞洲在世界上有所作為完全是可以的,也符合雙方和亞洲各國的利益。在這方面,應該說中國政府眼界更開闊是做的不錯的,問題在於日本可能的“自卑情結”——方面自詡亞洲老大,另一方面覺得如果中國崛起自己無論如何無法和中國平起平坐,骨子里自卑,所以拉美國或更多外國來平衡。問題是越依賴美國不敢走出美國的陰影,自己的大國夢越遙遙無期。越遙遙無期只好越借各種機會拖累中國,而越如此中國警惕越高中國國民對日本越反感。而中國國民的反感越高越刺激日本的害怕,於是……如此惡性循環。

  怨怨相報何時了。既然如此,把身段放軟些又如何?如果哪一方放下架子換一種思維會不會打斷這個循環呢?不管行不行,既然此路不通肯定得試試新路。前幾年的所謂“對日新思維”就是中國主動嘗試新路,然而結果換來的是日本的變本加厲和在軍國化方面的暗渡陳倉。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日本人的另一本性:欺軟怕硬。(其實這也同自卑情結一脈相承,因為長期自卑,所以對硬的越發謙卑對軟的就要變態般發飆以求心理平衡了)在中國方面,既然軟的一手不行,還繼續軟下去就是失策了。所以唯一還能試的就是更加強硬,以超強硬對付強硬。

  但是,以超強硬對付強硬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我們的方針,應該是“以鬥爭求團結”。在表面的團結之下,找准雙方的坐標定位,達成新的平衡和穩定。

  多年以前就有人提過亞太區域的四大力量的幾種組合:中俄日美間相互組合以應付另一方。近來有人提中俄對日美,而且表面看有點相似。而在筆者看來,拋開很久以前的中美日對蘇,目前的局勢有點象日美對中,中俄對美,中俄對日輪番上陣,日俄對中也曾有過;然後是美俄,中美,中日,日俄間兩兩對立。除了中俄間及日美間的對立沒機會非常突出地表現之外,其他情形都有發生。其中又以日美對中最為明顯,出現幾率其次的是中俄對美。而按“實力較弱者聯合起來對付實力最強的”的普世法則本該出現的“中日俄對美”和“中日對美”則從來沒有出現過。由此亦可見牽涉其中各國關係的複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