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北京為何不能“哥本哈根化”?

http://www.CRNTT.com   2010-12-31 09:53:25  


“首堵”北京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訊/“北京的治堵方案,觀念之落後令人吃驚。”學者薛湧今撰文《北京為何不能“哥本哈根化”?》,為中國的“首堵”支招:

  北京治堵的新政,未出台就演成了汽車促銷會。這樣的效果,對治堵新政是個莫大的諷刺,對其功效無疑也是個不祥之兆。交通擁堵,是工業化時代普遍的城市病。最近20年,西方發達國家環境意識大增,進而促發了“哥本哈根化”的城市潮流。所謂“哥本哈根化”,是以步行和自行車(腳踏車)為城市交通的核心,把機器性的城市人性化。

  哥本哈根通過20多年的努力,抑制了機動車的發展,重新普及了自行車,並建成了歐洲最長的步行購物街。如果僅以市內居民出行計算,哥本哈根的自行車交通已經過半,乃至原來的汽車擁堵變成了自行車的擁堵。結果,哥本哈根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建造自行車高速公路的城市,並且在明年就開通兩條。

  領導哥本哈根完成向綠色交通系統轉型的城市規劃建築師揚.蓋爾(Jan Gehl),也漸漸獲得了全球性的影響力。倫敦、紐約、以及以墨爾本為首的許多澳大利亞城市,都特地把他請去設計城市的交通體系。在“哥本哈根化”大潮的席捲下,發達國家的城市居民紛紛捨棄了以汽車為自由和富裕標誌的1960年代式陳舊觀念,改為把自行車視為自由、前衛、健康、教養與責任的象徵。

北京治堵方案觀念落後

  中國如今成了舉世矚目的“崛起大國”,城市發展處處要領先超前,乃至著名的地標建築無不聘請世界一流的建築師設計。如鳥巢等等,也確實成為國際知名建築。奇怪的是,城市規劃遠比一兩個地標建築重要得多,但像揚.蓋爾這樣炙手可熱的規劃師,似乎並不受中國的青睞。

  再看北京的治堵方案,觀念之落後令人吃驚。治堵方案的徵求意見稿長達五千多字,主要談的還是如何方便機動車。比如開建東西二環地下隧道、打通400公裡微循環路、新建、改擴建478公裡高速公路,甚至還包括建設5萬以上的公共停車位、20萬個基本停車位、鼓勵經營性停車位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