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大制度性難題不可不解

http://www.CRNTT.com   2011-02-14 09:02:44  


  中評社北京2月14日訊/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考慮到技術上的方方面面,但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卻鮮有涉及。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文章表示,到改革的深水區,如果沒有制度進步,技術進步難以成功,局部成功將付出生產率下降、民財耗竭的巨大代價。

  第一個制度性難題是地方財政困境

  文章稱,中國的分稅制後遺症造成了中央與地方財政、責任之間的不匹配與不均衡,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財政依賴模式,以土地財政為主導,輔之以政府投融資平台向銀行借貸,地方政府成為市場主體深入項目。

  這一模式業已窮途末路。在嚴厲的調控政策之下2010年土地財政收入達到創新高的2.7萬億元人民幣,證明土地收入已經達到地方財政的50%以上,土地財政失控。地方投融資平台債台高築,1月14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表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大約高達10萬億人民幣,這批債務主要在2008年之後形成,可能在2011年爆發。爆發並不意味著地方投融資平台破產,可能意味著銀行不得不核銷債務,最終成本將落在銀行的儲戶和銀行股的購買者頭上。

  土地財政過於重要尾大不掉,地方政府繼續以基建與房地產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惟一的生財之路就是土地財富變現,一些城市已經把每一寸地皮質押融資,房地產與金融機構血脈相連。因此,地方政府不可能真正調控房地產價格,這樣做等於地方財政自殺。

  如果為財政所脅迫繼續依賴土地財政,未來數年,中國經濟必然敗在土地財政上。中國的土地是一場改革或者革命的導火索。何去何從,取決於當下的政策。

  第二個制度難題,改革缺乏正義性,缺乏明確理念

  文章指出,開征房產稅是解決土地財政的開端。但對於意義如此重大的改革,相關部門的態度卻出奇的曖昧,既沒有對於未來三十年改革的路徑設計,更沒有把房產稅與土地財政剝離,沒有對推出房產稅後進行公共財政等系列改革向納稅人做出哪怕片語只字的說明與承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