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破解全球糧價危局亟須標本兼治

http://www.CRNTT.com   2011-02-14 09:03:38  


  中評社北京2月14日訊/進入2011年,全球糧價屢創新高,並且看不到近期有止步的跡象。2008年的糧食危機,曾在全球30多個國家引發騷亂,那場“寂靜的海嘯”退去還不足三年,新一輪危機又已引發了一些地區的社會動蕩,這亟待人們破解。

  國際金融報發表新華社記者李潔述評文章分析,這一輪糧價高企的成因究竟何在?從基本面看,供需趨緊是糧價高漲的內因。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糧食儲備已降至歷史最低點。

  在“供”的方面,自2010年7月以來,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相繼遭遇異常天氣,小麥等主糧減產,對糧價上漲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去年俄羅斯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隨後頒布小麥出口禁令,揭開了糧價快速上漲的序幕。之後,巴基斯坦洪災、北歐嚴寒、北美暴風雪、澳大利亞洪水飓風、南美不同地區的洪水和乾旱輪番襲來,衝擊了相應地區的糧食生產,也助長了糧食漲價的市場預期。

  而在“需”的方面,人口增加和食物結構升級對糧食帶來的常規性需求、發達國家發展生物能源帶來的非常規需求均快速增長。全球人口每年持續增加7000萬以上,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把食物鏈升級到耗用大量糧食的畜產品。而在高油價背景下,大量糧油作物用來生產生物燃料,比如美國產玉米的40%被用於生產生物乙醇。

  文章表示,供需趨緊並不能完全解釋2008年糧食危機中糧價的瘋漲暴跌和這半年來糧價的迅速飆升。究其原因,大宗商品“金融化”和游資炒作可能是更重要的幕後推手。

  糧食作為人類生存必需品,具備被炒作的條件。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的經濟刺激政策使廉價資金膨脹,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更標誌著“印鈔機”全力開動。在投資領域乏善可陳、復甦之路坎坷的背景下,大量熱錢炒作農產品期貨,從而放大了國際糧價的波動。據美國百利金融集團高級分析師蒂姆•漢納根估計,2010年指數基金和趨勢跟隨類基金在商品期貨市場上的總價值達到500億至1000億美元,較2008年之前增長了一倍多。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