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利比亞:明天會怎樣

http://www.CRNTT.com   2011-03-29 08:45:16  


 
  聯軍在幾天的爭吵後總算達成了一個妥協:此前大出風頭的法國不很情願地“退居二線”,北約接管了軍事干預的主導權,但為了安撫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在北約體系外保留“政治平台”,作為維繫北約、非北約參戰國間的紐帶,並淡化“北約干預利比亞”的國際觀感。

  從目前情形看,一手促成禁飛區計劃、聯合國決議和軍事干預的阿盟各成員國,顯然未料及事態發展至此,一些國家因此進退兩難,處境尷尬,而非洲聯盟中除盧旺達等國家因本國特殊原因支持干預外,大多數對聯軍的作為持保留甚至批判立場,原來號稱有至少4個阿拉伯國家和“一些非洲國家”參戰,如今除卡塔爾表現積極,阿聯酋謹慎參與外幾無捧場,這令聯軍的實際主導——英、美、法各國不得不小心謹慎。與之相反,由於開戰至今傷亡很輕,軍事阻力不大,歐美各國反戰情緒不高,戰前民調大多反戰的法國,戰後甚至出現民調逆轉,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作戰的阻力不大,好處不小,各國自不會半途而廢。從近日情況看,北約各國口徑、立場正努力協調一致,原本一些高喊“地面干預”、“清除卡扎菲”的激進派聲音被“有限干預”、“不進行地面作戰”、“不以卡扎菲為直接目標”、“遵守聯合國決議”的外交辭令所壓倒,而德國、土耳其在堅持基本立場的同時,也開始悄悄為軍事干預開綠燈,前者重申支持對利比亞制裁,後者則在國民議會表決通過,派軍艦參與對利比亞的軍事封鎖行動。

  至於軍事干預的明天,則取決於這一過程是否能如法國外長朱佩所言,只有幾周,而非幾月或更長,如果曠日持久,聯軍陣營中主張地面干預、擴大戰爭和主張見好就收的兩種聲音會再度提高聲調,好不容易達成的妥協也可能會毀於一旦。

  反對派剛剛成立了一個新的臨時政府,取代了爭議巨大的全國委員會。這個新臨時政府的總理是旅美經濟學家加布裡勒(Mahmoud Jibril)這位出生於1952年、曾長期任教於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家,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美、英、法、埃及度過,並與歐美政要過從甚密,他的上台有助於班加西當局獲得更多國際空間,卻無助於其在利比亞國內獲得足夠的代表性和全國範圍的認同。從目前情況看,反政府軍的反攻孱弱無力,聯軍如果僅僅進行空中支援,他們很難在戰場上壓倒對手,寄希望於卡扎菲陣營的分化,從目前局勢內戰化、國際化的現實看,也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如果班加西當局不能“自立自強”,更多依靠自己力量控制全國主導權,則即使卡扎菲最終被打垮,利比亞的明天也未必就屬於他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