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 
中評論壇:台灣青年眼中的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1-06-18 00:33:34  


 
  蔡宗諭:民進黨朝分的方向發展兩岸論述這個方向從來沒變過

  我從1996年開始觀察台灣選舉。我認為民進黨是朝分的方向發展其兩岸論述,這個方向從來沒變過,只是手腕愈來愈柔軟;即便是蔡英文,她的論述基本上還是保留了分的選項。我自己對這部份抱持比較開放的心胸,因為政治人物代表黨參選,同時也要承擔這個黨的歷史包袱,國、民兩黨都是如此。

  而早期的國民黨,我感覺是“驅逐韃虜、復興中華”的大中國思想,但是從李登輝主政開始強調本土化,已經開始逐步解構這樣的觀念,所以到現在,就如同鈞凱所說的藍綠兩黨都沒差。

  以前認為大陸打壓  現在瞭解到大陸有些東西是不能讓的

  以前在談兩岸定位問題,不管是從大陸或台灣,都是從感性角度切入,雙方集中在感性聚焦,不管民進黨提出的台灣前途、國民黨的大中華情懷、或是大陸的祖國思想,但都沒有針對制度做理性討論。我自己當初在看張亞中教授的理論,回歸到法理、制度、憲法高度來思考如何解決困境,我認為很特別,也許我們可以從國際法上的定位來好好談談兩岸定位。以前只認為是大陸打壓,但是現在逐步瞭解有些東西大陸是不能讓的,因為不可能造成“兩個中國”的事實。所以,在國際法上的操作是大陸不得不為的;如此,就不會只認為他們打壓,讓我很不爽,票就朝著不讓他們爽的方向投。

  張倩瑜:如果兩岸能夠統合或統一將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我想談論台灣人民情感如何再度被建構,我們對於兩岸共同認同感瀕臨喪失,源於扁政府第二次執政之後;在同一時期中國大陸對扁反應的文攻武嚇,讓台灣人民一方面對扁失望,一方面也感受到大陸極大的威脅壓力,產生很大的反感。這個反感的表現方式,就是我們對於大陸整體生活水平、文化政治制度上面的訕笑或不屑,這已經某種程度代表兩岸無法攜手並進,斷裂非常明顯。

  所以馬政府現在偏安的心態上,我肯定政府簽署ECFA,但是我對於政府沒有在今年提出相關的配套方案,來平衡台灣內部的統、獨意識型態消長,也稍微失望。因為我們知道2012又要大選,接下來的1、2年不可能有大動作,馬願意重申兩岸關係在憲政架構之下,但他沒有平衡統獨意識消長;台灣內部反傾中、擔心被統一的聲音愈演愈烈,馬政府的毫無作為,反傾中的意識只會更加深化。

  2012年選舉,我個人認為就是選一個具魅力的政治領袖,馬英九自台北市長時期,最常被詬病的就是不夠果決。如果國民黨因此失去政權,非常不利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這是蠻可惜的。

  事實上,我們看起來很潮流的“主權”議題,其實就是在走西方國家舊的主權概念,西方早就不流行了,現在強調區域整合、全球化,只有我們還著重於自己的“主權”概念與利益之上;而不去正視如果台灣“獨立”之後,對於相關國家造成的連動影響,包括我們國民經濟、安全保障等都未深思。我希望可以加強教育與兩岸和平相關制度的簽訂,盡快在這兩年內執行;否則政黨又再次輪替,又加深人民對大陸的恐懼感,對於台灣相當不利。因為台海和平,促進統合或統一,其實會如同東西德和平統一一樣,有望在接下來10年內變成顯學,全世界的國家都會以兩岸和平發展上為模範樣本,做到很好的示範作用,也是我們華人的光榮。

  余艇:結語

  最後,我要引用《孟子‧梁惠王下篇》所說的“唯仁者為能以大事小,唯智者為能以小事大”,在討論兩岸問題時,很多人都會提到這兩句話。在座各位都還年輕,未來兩岸掌握在各位手中,我希望台灣青年都能做一個智者,用智慧來面對兩岸的問題;我也要呼籲大陸青年,以仁者的態度來處理兩岸關係。

  兩岸的同胞都要以“同理心”來看待對方,這點很重要,不只是兩岸領導人,同胞也是如此;假設馬英九、胡錦濤兩人的處境互換,互相想想對方會怎麼做,如此或許兩岸困境會更容易解決。我很期待未來兩岸同學能夠開放式的一起討論,相信我們會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