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故宮的爛賬到底該怎麼清算

http://www.CRNTT.com   2011-08-11 14:30:54  


 
故宮面對公眾質疑不可自說自話

  2011年08月11日08:11 來源:千龍網 蔡方華

  就像一出充滿懸疑的系列劇,與故宮有關的“故事”似乎沒有完結的時候。從5月份的失竊門、錯字門到會所門,再到8月份的哥窑門、瞞報門、私拍門,故宮博物院存在的種種問題不斷受到知情人的披露,其匪夷所思的情節也每每令人驚訝不已。

  就在近日,又有媒體報道,2009年故宮曾經發生一起“封口費”事件。一位知情人在掌握故宮工作人員私分門票錢的證據後,向故宮索要封口費。幾番討價還價之後,故宮最終支付了10萬元的“捂蓋子”費用。對記者的求證,故宮博物院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無可回應”。

   故宮擁有“中國頭號文化遺產”的美譽,如果再加上故宮博物院所珍藏的大量價值連城的文物,故宮所擁有的歷史文化分量堪稱無可匹敵。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承載著深厚歷史記憶和民族自豪感的地方,卻被人們發現其內部管理相當混亂,其管理者的許多做法也有悖於故宮的文化位置。以沸沸揚揚的私拍門為例,有媒體援引網友發帖和文物鑒定家的日記指出,故宮博物院於1997年拍得的5件宋代珍貴書札,2005年竟然再度出現在拍賣市場上,最終以超過購入價兩倍多的價格被拍出易主。故宮方面對此回應稱,1997年故宮曾試圖購入這批文物,但因經費沒有得到上級部門的批准而作罷。但《故宮博物院八十年》一書和故宮官網的“院史編年”卻又做了錯誤的購入記載。故宮博物院對自身並不悠久的“編年史”尚且如此馬虎,它又會如何對待那些古老的文物呢?這著實叫人捏了一把冷汗。

  一家博物館被人曝出問題並不奇怪,怪的是問題接連不斷出現而且花樣翻新。但在這場延續數月的揭老底過程中,最讓人難以理解的,還要數故宮方面的窮於應對和難以自證。對知情人士的“扒糞”和媒體的追問,故宮發言人要麼堅決否認,要麼王顧左右,乃至幹脆以“無可回應”作答。而故宮方面的每一次解釋和澄清,都很難贏得社會的信任。要知道,故宮博物院所珍藏的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故宮管理者並不是這些寶貝的主人,而只是受托對這些文物加以保管,因而他們對文物的安全負有嚴肅的法律責任。當公眾追問文物的下落,或質疑文物是否被損壞時,故宮博物院必須將實情和盤托出,並提供相關證據加以證明。倘若做不到這一點,甚至,即使故宮做到了據實相告、但仍不能令人信服,那都是故宮管理者的失職。

  多年來,故宮一直以神秘而自閉的形象示人。故宮那有形而威嚴的高牆和不透明的內部管理模式,讓這家厚重的博物館一直隱藏在某種陰影之中。但是,當一個並不高明的小偷將故宮的高牆踩在腳下的時候,故宮博物院的華麗衣袍下頃刻間露出了雜亂不堪的痕跡。由於缺乏與外界的長期有效溝通,由於早就不習慣於社會監督與公眾拷問,故宮博物院面對質疑時往往表現得進退失據,並且遠未顯示出足夠的誠意。比如,針對清宮舊藏木屏風被水浸泡傳聞,故宮回應稱“是在進行正常的修復和除塵”,此種答覆頗有“至於你信不信”的意味。信息公開與管理透明,對於故宮博物院而言實在堪稱任重道遠。

  無法回避的是,公眾對故宮博物院存在著很深的疑慮情緒,而故宮博物院重建社會信任的工作似乎並沒有開始。如果故宮博物院對媒體的拷問只會自說自話,而且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那就有必要從外部推動它進行一場嚴肅的“修復和除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