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版雁陣模型將會形成

http://www.CRNTT.com   2011-08-15 08:33:45  


 
  因此對於中國來說,未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核心,中央強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三個方面,核心也是要從三個角度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那麼什麼叫全要素生產率?投入得多,通常產出就多,如果投入到了一定的水平,產出速度更快,比投入增長速度還快的話,就意味著這些生產要素之外,還存在一些因素或者是效率的改善、體制的變革,或者是管理水平的提高、技術進步,這些因素捆在一起,經濟學家起了個名字叫作全要素生產率,也就是未來不是靠投入來取得經濟增長,而必須靠投入之外的生產力來提高經濟增長,這實際上也是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十二五”時期的主線。

  文章指出,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靠什麼實現?其中一個是資源重新配制效應,也就是通過產業結構的轉變和升級,從過去大量的勞動力都停留在生產率非常低的部門,轉移到非農產業部門之後,生產力水平提高了,而農業中勞動力減少了以後,產出卻不減少,也意味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還有一個來源,即技術效率的提高。

  但是當我們講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時候,政府能做什麼呢?政府本身不能代替企業去提高效率,政府能夠做的是要塑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讓不能生存的企業也就是生產力低的企業消失掉,讓能夠生存的生產力高的企業活下來,而且不斷地發展,這樣,總體經濟中好企業的比重就高,壞企業的比重就低,最後的結果是整體的經濟更加健康,效率更高。

  由此,引出了中國版雁陣模型的概念。

  世界最早的製造業中心是英國,隨後美洲大陸的快速發展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上新的製造業中心,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的高速增長,取代了美國的製造業地位。日本也經歷了大規模的勞動力從農村向城市的轉移,取得了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的比較優勢,到了上世紀70年代,隨著成本的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再具有比較優勢,日本就把這些產業轉移到了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隨後把這些產業轉移到了東盟國家,又轉到了中國的沿海地區。這些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和地區,產業的轉移形成了一個像大雁一樣排著隊飛行的形態,因此日本的經濟學家總結了雁陣模型,這種模式在東亞國家和地區之間是非常明顯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