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關閉外來工學校是撕裂族群的愚政

http://www.CRNTT.com   2011-08-18 14:10:44  


 
新聞鏈接:為北京出力卻不能在北京上學

  2011年08月18日06:17 來源:《光明日報》
   
  北京將關停24所打工子弟學校,涉及1.4萬餘名學生

  北京市教委表示,將保證每個孩子有學上

  上萬名孩子一夜失學

  “我們也為北京作了貢獻啊,為什麼孩子上個學就這麼難?!”張偉(化名)躺在又臟又濕的馬路中央,向天揮舞雙手,激憤地大喊。妻子含著淚水要拉他起來,他毫不理會。在張偉身邊站著幾十個同樣激憤的中年男女。不遠處,是剛剛被拆掉的校舍,他們的孩子曾經學習的地方。

  這是8月15日發生在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鄉新希望小學已被拆除校舍附近的一幕。這一幕背後,是自6月中旬起,北京24所打工子弟學校正在遭遇的關閉潮,遍及3個區的1.4萬餘名孩子。

  據相關政府部門給出的解釋,大興、海淀、朝陽區的近30所學校是因為種種“安全隱患問題”被叫停的,按照《北京市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準》的有關規定,校園面積至少要達到1.5萬平方米,校舍總使用面積至少3587平方米,體育場地應當滿足相應學校規模所需的至少200米環形跑道等。

  “顯然,對我們這種缺少資金的學校,這是永遠過不去的坎。我們成立的時候你們就默許,一有政策就用這種理由叫停。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位校長語帶不滿。

  “今年6月底,學校因為合同糾紛,被村委會停水停電。”海淀區紅星小學謝校長說,隨後,校方和房東接到海淀區法院的電話,房屋與土地將被強制收回, 村委會的人則當場將房屋拆毀。

  儘管叫停不符合辦學標準的學校,理由充分,但問題的關鍵是,誰來為孩子們安置好他們的下一張課桌。截至目前的消息,只有朝陽區教委表示,已經做好準備,不讓一個孩子失學,海淀區和大興區則沒有對學生的安置辦法給出明確回應。

  為城市出力卻不能在城市上學

  印象中,這並不是第一次。早在2006年,北京市就曾經在海淀區、石景山區等區縣關停239所打工子弟學校,當時近10萬名學生的上學問題受到影響。

  這次,當“關停”的政策再次出台時,換的是另外一批學生、愁壞了另外一批家長。

  “我們都是為北京出力的人,我們的孩子卻沒辦法在這裡上學,我想不通。”長期在北京做保姆的蘇阿姨說。

  記者注意到,關停的消息剛出現在媒體上時,不少人的反應是“不能相信”。

  "同城待遇"不是去年就實施了嗎?為什麼還是有學生無法進入公辦學校上學呢?”一位讀者在論壇留言。

  因為,在已出台的法律和政策中,我們不難看到“解決問題”的表述:

  2006年出台的《義務教育法》將流動人口子女受教育問題寫入法律:“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2009年年末,中央財政下撥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獎勵資金20億元,專項用於接收農民工子女的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補充公用經費和改善辦學條件。

  2010年,北京“同城待遇”啟動,按照規定,打工子弟入讀公辦學校,可以和北京孩子一樣享受免費義務教育。

  然而,儘管目前已經在政策層面上為農民工子弟提供了在城市就學的通道,但這個通道並不暢通。

  “我的朋友想給自己的孩子轉去公辦學校,可學校說要"捐款",將近兩萬元錢,其實就是借讀費。”從四川來京務工的徐先生說,他朋友的孩子最終也沒能去成公辦學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