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敬璉:解讀中國崛起秘密

http://www.CRNTT.com   2011-10-18 08:31:36  


 
  在強勢政府掌握的“舉國體制”下,中國的確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然而為贏得這些成就而付出的成本也大得驚人。

  近年來政府啟動巨量投資和海量貸款造成的消極後果正在開始顯現。短期收益和長期損失之間如何權衡,恐怕也非一眼就能看穿。

  在實事求是地分析人民共和國的歷史時,不能回避的事實是:取得了巨大進步的後30年和始終未能改變貧困落後面貌的前30年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我們進行了市場化的改革和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對接。

  所以,這一切還要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的改革開放講起。特別是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接著,從1994年初開始,中國根據早些時候確定的市場化改革總體規劃和對企業、市場體系、政府的宏觀經濟管理等方面改革的方案設計,進行了整體推進市場化改革。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政府同意對當時仍然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絕對優勢的國有經濟進行“有進有退”的調整,為民間進行創業活動提供了機會。

  雖然在各個領域內的推進程度並不相同,而原有的政府和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還在一些重要領域保持未動,但這一輪改革畢竟使一個對世界市場開放的市場經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起來。

  市場制度的建立解放了久為落後制度所約束的生產力,促使90年代中國經濟實現了持續的高速增長,這具體地表現為:

  第一,為平民創業開拓了一定的空間。在毛澤東的“全面專政”體制下,私人從事工商業經營被視為“資本主義複辟”活動,遭到無情的鎮壓。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政府逐步鬆動了對私人創業的准入限制。特別是1997年中國黨政領導認可“非公有制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予了民營經濟一定的活動空間。

  隨著中國民間長期被壓抑的企業家精神和創業積極性噴薄而出,到20世紀末,中國已經湧現了3000多萬戶的民間企業。它們乃是中國出人意料的發展最基礎的推動力。

  第二,大量原來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人力、物力資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國家工業化是在城鄉隔絕的狀態下通過國家動員資源和強制投資的手段進行的,這大大限制了工業化、城市化的進度和經濟的整體效率。當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和民間創業活動活躍起來,生產要素開始從效率較低的產業向效率較高的產業流動。

  在改革開放後的年代中,中國有高達2.5億左右的處於低就業狀態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中從事工商業。

  與此同時,也有相當於愛爾蘭國土面積的約7萬平方公裡的農用土地轉為城市用地。生產要素大量向相對高效部門的轉移導致的全要素生產率(TFP)提高,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度增長。

  第三,對外開放政策的成功執行彌補了消費需求不足的缺陷,從需求方面支持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靠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的一個重大缺陷,是最終需求不足。由於投資報酬率遞減規律的作用,為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投資率必須不斷提高;與此相對應,消費需求會相對萎縮,造成最終消費需求不足的嚴重問題。

  20世紀90年代,出口導向戰略的成功實施,利用了發達國家儲蓄率偏低造成的機會,擴大出口,用淨出口的需求彌補國內需求的不足,拉動了產出的高速度增長。

  第四,實行對外開放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通過引進外國的先進裝備和先進技術,在大規模人力資源投資還沒有發揮作用的條件下,迅速縮小了中國與先進國家之間在過去200多年間積累起來的巨大技術水平差距,使高速度增長得到技術進步的有力支撐。

  這一切足以說明,改革開放才是中國經濟能夠保持30年高速度增長的真正秘密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