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知識精英流失全球第一

http://www.CRNTT.com   2011-11-15 11:58:34  


  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訊/一面是積極地吸引海外投資,一面是投資移民“蠢蠢欲動”,中美兩國的資本流向格局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中國海外人才流失近80萬

  為吸引投資移民,提振低迷的房地產市場,美國國會提案稱“外國人購房超50萬美元可獲美國居民簽證”,道理似乎很簡單:在國內購買力相對住房需求極度飽和的情況下,借助移民的力量消化過剩的房屋存量,刺激房地產市場的復甦;50萬美元換來的美國永久居留權(即“綠卡”),並不能直接找工作,但可以帶來更具財富實力的消費,進而能夠打破消費萎靡不振的僵局。

   美國還準備成立跨23部委的辦公室,大力推動美國“招商引資”行動,並通過本國的市場、資源優勢重振美國對全球資本流動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隨著西方國家人口老齡化、投資外移以及內需後續增長乏力,很多國家都把移民政策作為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也經歷了從勞工移民、留學移民到如今以智富階層為主力的技術移民、投資移民,中國已經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潮”。

  在國際移民大潮中,近幾年中國海外移民也呈擴大趨勢。中國社科院2007年發布的《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輸出國,中國知識精英的流失也成為全球之首。自1978年以來,中國有107萬海外留學生,而只有27.5萬人回國,有近3/4的人才流失海外。

留住“財富”要先打破壟斷

  近些年中國如此大規模的“潮湧現象”,不僅造成了中國的財富流失、人才的流失、稅收的流失、消費的流失,更對中國“橄欖型社會”的建立造成深遠的影響。

  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增長極”,然而在物質財富迅速積累的同時,中國也正在付出巨大的增長代價: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城市化進程中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以及較高的稅收負擔和較低的福利水平等等,這一切開始動搖了人們幸福的基礎。

   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各主要西方發達國家政府的國民福利開支,一般占本國政府總支出的1/2到2/3,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GNP)的20%~30%。而相比之下我國2009年中央財政中的社保支出、醫療衛生支出、教育支出分別為7.6%、2.7%、4.5%,整體國民福利水平相去甚遠。

  投資移民看重的是發達國家相對寬鬆的創業制度環境。金融危機以後,為提高全球競爭能力,美國採取了諸多鼓勵投資政策,如提供長期低息或無息貸款,提供勞務、投資和培訓服務等。對於在非中心地區、邊遠地區和經濟開發區投資的企業,美國政府還提供特殊的優惠政策。與之相比,中國與企業創業相適應的孵化體系、風險投資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分配與激勵制度等制度設計還很落後,體制障礙構成了基本的制度性約束。

  當前,企業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隨著生產要素價格的全面上漲,產業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一些原本做實體經濟的民營資本移民意願萌生,部分企業主甚至通過騰挪銀行貸款或海外匯款等方式轉移資產,資本外逃不但實體經濟造成影響,也使得國家財富流失嚴重,防範財富大規模流出已經刻不容緩。

  如何通過更好機制和政策環境把財富(物質財富和人才財富)“留住”是中國極其重要的戰略性議題。好的制度依靠的不是政府的經濟反哺,而是打破壟斷,制度保障的經濟自由、產權自由和流動自由等,讓更多的要素流動起來,應該擴大對內開放,通過制度安排讓市場真正發揮其在配置社會資源,促進公平競爭,提高經濟效率,降低中國整體宏觀稅負,構建有益於民間投資的經濟生態體系,創造財富並把財富留住。(作者: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 2011年11月15日00:03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