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真成了“中上等收入”國家嗎

http://www.CRNTT.com   2011-12-27 09:35:51  


 
  相關鏈接 世界銀行的國別收入分組標準

  文章介紹,世界銀行是按人均國民總收入(GNI)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進行分組。通常把世界各國分成四組,即低收入國家、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

  但以上標準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進行調整。按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2008年的最新收入分組標準為:人均國民收入低於975美元為低收入國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間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間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高於1190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

  按照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過去5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分別為2050美元、2490美元、3050美元、3650美元和4260美元。2010年中國首次達到世行中上收入國家標準。

  為何百姓感覺“不明顯”?

  文章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中上收入國家了?怎麼我的感覺不明顯呢?莫非這次我又被平均了?”不少人看到這則新聞後都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老百姓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主要是因為,世界銀行評價所採用的人均國民總收入的標準與能夠進入老百姓腰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是一個概念。前者主要衡量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後者則反映老百姓的實際收入情況。而許多人感覺自己的收入“被中上等”了,則恐怕是因為,在4260美元的人均國民總收入中,自己分到的並不多。

  據了解,西方發達國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為50%~60%。例如美國為65%,日本為60%,英國則高達71%相比之下,中國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則低了很多,並且有不斷下降的趨勢。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指出,中國GDP經濟總量從1980年占全球GDP比重的4%一躍上升到2006年的16%,但與此同時,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卻從1980年的56%,一路下滑到2006年的36%,20年下降近20個百分點。

  由於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過低,“幹得多,掙得少”成為一種令人酸澀無奈的時代寓言。正因為囊中羞澀腰包不鼓,普通居民的消費能力一直不高。儘管這幾年不少勞動者收入有所提高,但卻總是趕不上物價增長的速度。民生壓力也隨之水漲船高,也難怪許多人並沒有感覺到自己的收入達到了中上收入國家的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