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美國重返亞洲:兩岸的挑戰與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2-02-27 00:10:39  


 
  美國兩岸政策的傳統與演變

  (一)美國是台灣問題形成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自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後,台灣問題一直是影響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問題。正如鄧小平所定位的,台灣問題是中美兩國關係中的“中心問題”、“關鍵問題”、“焦點問題”、“最重要的問題”、“主要阻礙”和“爆發性的問題”。(注9)台灣是美國的一顆重要的戰略“棋子”,它對美國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正如布熱津斯基所言,美國不能放棄台灣“那不是為了一個分離的台灣,而是為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注10)。縱觀美國六十多年的兩岸政策雖多有調整,但其共性是:服務於美國的國家利益及戰略需要的出發點沒變;要求兩岸雙方和平解決分歧的強硬態度沒變;以台制華,利用台灣牽制中國發展的策略沒變。雖然從總體趨勢上看,美國對台政策變化有朝著有利於中國大陸方向發展的機會與可能,但警惕其負面影響的準備也必須時刻保持。(注11)

  (二)“雙軌政策”是美國兩岸政策的戰略選擇

  所謂“雙軌政策”,即美國一方面聲稱遵守中美兩國達成的《三個聯合公報》,與中國保持國家關係;另一方面又以其國內立法《與台灣關係法》為依據,將台灣當作“政治實體”,保持與其所謂的“非官方關係”;“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使美國保持抵禦會危及台灣人民的安全或社會、經濟制度的任何訴諸武力的行為或其他強制形式的能力”(注12)。美國在兩岸玩弄“雙軌政策”,既發展與中國大陸的戰略關係,又兼顧在台灣的戰略利益,在兩岸尋求“平衡點”,是企圖使兩岸維持“不統”、“不武”、“不戰”、“不和”的分離現狀。如此,美國既可以作為兩岸“仲裁者”的身份雙向得利,又可以通過延緩中國統一進程牽制中國崛起,從而繼續維護其在該地區的戰略“主導權”和利益最大化。

  (三)美國制定兩岸政策的邏輯動因

  美國任何一個階段的兩岸政策,都是“美國—中國大陸—台灣”三邊力量博弈的妥協結果。學者牛新春認為,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戰略定位、對台灣的意識形態認同、台海局勢等三大因素是左右美對台政策的基礎性的、戰略性的決定因素(注13)。這說明美國從戰略利益、價值判斷、控制能力等三個方面來規制其對台政策。學者林岡認為,美國對中國和平統一的接受度,與中美兩國戰略合作的需要,存在正相關性(注14)。這也說明,美國對台政策取向其實取決於中美兩國戰略合作需要。結合以上兩位學者的觀點,筆者認為美國在制定兩岸政策時,應該綜合權衡以下四個因素:一是中美戰略合作程度的高與低;二是中國實力的強與弱;三是台海局勢可控度的大與小;四是意識形態的同與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