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單霽翔:我們需要一個完整的故宮

http://www.CRNTT.com   2012-05-09 15:00:41  


 
  “五一”開始的新變化

  對於遊客來說,最快在今年“五一”就能看到故宮的新變化:曾經擠滿了各種商店和展覽的端門廣場已經經過改造。此後,故宮的售票、檢票點將從午門前移至端門,端門50間西朝房全部改建為售票處、觀眾咨詢中心等服務設施。屆時,高峰期人們在午門售票處排長龍的景象或將得到大大改觀。

  過去作為文物庫房的午門兩側雁翅樓,所保管的39萬件文物已經移交國家博物館,修繕後將被建成一個近3000平方米的大型展廳,與文華殿陶瓷館、武英殿書畫館一起,構成故宮博物院“金三角”展覽區。故宮文物的展覽功能被大大強化,彌補了過去人們游故宮“只見古建築,不見藏品”的遺憾。

  今年“五一”前後,包括皇極殿在內的宮殿將再次對外開放。慈寧宮、慈寧花園和壽康宮等也列上對外開放的日程。而此前,這些地區或為辦公用房,或為地面文物庫房。

  近年來,參觀故宮的人數持續增長。1949年,故宮一年接待了100萬觀眾;而到了2002年,這個數字增加到700萬;2011年,這個數字更是突破了1400多萬。每年持續增長的遊客對於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博物館的管理都帶來了挑戰。對此,故宮曾經提出“限流”的辦法。但單霽翔認為,故宮參觀人數在絕對數字上的增長是長期的趨勢,是限制不住的,還是要通過錯峰參觀、擴大開放面積來解決。

  “根據《故宮保護總體規劃》,故宮開放面積由2002年的30%增加到了目前的45.79%,面積達到33公頃。經過不懈努力,全部規劃完成後,故宮博物院對公眾開放的面積大約占全部面積的76%。”單霽翔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把紅墻內的殿宇還給遊客”

  走在故宮裡能真切感受到,故宮有兩道墻:一道是外圍的灰色城墻,又稱“紫禁城城墻”。“灰墻”四四方方,四角有角樓,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西分別有東華門、西華門。

  灰墻內便是高約8米的故宮紅墻。紅墻並不像灰墻那樣直來直去,而是圍繞不同的建築群,形成“院落”和“胡同”。紅墻內的面積大約占故宮整體面積的2/3。

  而在灰墻內、紅墻外的地帶,有不少是故宮裡的“城中村”。記者看到,不少院落掛著鎖,透過貼著封條的門縫,可以看到裡面的破落景象。始於2002年的故宮大修,首先把重心放在中軸線周邊的開放區域上,一些非開放區域則年久失修。

  單霽翔此番提出的“把開放面積提高到76%”,增加的這31%的面積,很多都來自紅墻外、灰墻內的一些非開放區域。

  單霽翔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擴大開放面積將從四個方面著手:

  首先通過修繕使更多的文物建築保持健康狀態,實現對公眾開放。

  然後通過調整展覽布局,合理擴大開放空間。比如修繕後的慈寧宮、壽康宮都將設立與其風貌相符的展廳,與南部的武英殿等展廳共同組成西部開放區,吸引更多的觀眾從中軸線分流過來。

  同時,將收回故宮進行管理的文物建築,經過修繕後科學合理地利用,增大故宮開放空間。如被修繕成為大型展廳的午門雁翅樓,以及紫禁城北側的大高玄殿,經過科學規劃也會採取適當的方式對公眾開放。

  還有就是調整辦公科研用房,把紅墻內的殿宇還給遊客。到2016年,將紅墻以內目前存在的辦公設施、科研設施、服務設施等遷出,實現“紅墻內無辦公區”,把紅墻以內整體作為故宮博物院的陳列展覽、接待服務、觀眾參觀的空間。

  然而,自家的辦公場所好搬,有些占著故宮古建築的外單位卻很難“送出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