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經濟下行屬正常 減稅應有大手筆

http://www.CRNTT.com   2012-07-28 09:25:48  


 
  財政政策的長與短

  文章指出,在貨幣政策走向寬鬆的同時,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受到重視。今年以來,財政方面的最大變化是,財政收入增長趨緩,而財政支出增長加快。數據顯示,上半年財政收入63795億元,增長12.2%,同比回落19個百分點;財政支出53893億元,增長21.3%。表面看來,政府財政有點吃緊,其實並非如此,收入增長高位回落,稍慢於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改變了長期以來財政收入的增長2-3倍於居民收入的態勢。上半年的人均納稅額4099元,相當於人均GDP的24.2%,不可謂不多。財政支出的增長明顯快於財政收入,特別是地方財政支出的增長達到了24%,問題在於支出結構和效率。雖然提出加強民生,但目前的重點仍然是投資。上半年到位建設資金18.09萬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26.7%。除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以外,如果支出結構更不合理,支出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作為政府的預算外收入,土地出讓金大幅下滑。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上半年全國300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6525.98億元,同比下降38%,縮水超過4000億元。這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的直接結果和最明顯的結果,它必將對地方政府的行為和經濟布局運作產生重要影響。據審計署公布的資料,今明兩年地方融資平台償債規模將達到4.5萬億元,如果其中的一半用土地作抵押,明年將面臨2萬億元的償債壓力。不僅如此,按照有關規定,目前土地出讓收入中已有45%明確指定用途:10%用於保障房建設,10%用於教育投入,10%用於水利建設,15%用於農業土地開發。6月26日,財政部和國土部聯合下發通知,從今年1月1日起,中央財政按照20%的比例,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如果說土地出讓金中60%是徵地拆遷成本,只有1/3才構成地方土地財政的淨收益,這些指定用途的資金能否得到保證就成了大問題。

  在今年的財政政策中,特別強調結構性減稅,但是結果並不理想。一是營業稅改增值稅。去年11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及相關政策》,今年1月上海開始正式試點,改革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和現代服務業,同時在建築業進行前期調研。此舉被有關學者和人士說成是財政改革的大手筆和減稅的重要舉措。然而,上海試點的結果,其說不一,有說稅收不降反增,有說減少了20億元。面對經濟增長趨緩,財政收入下滑,加大民生支出,支持建設世界城市,北京已經感到財力吃緊,而“營改增”一測算,一年少收70多億元,因而,原定7月1日出台,現在沒有了消息。二是對小微企業減免稅的政策早已出台,但真正貫徹落實並非易事。三是增加出口退稅,這也受到WTO規則的限制,不能借此增加對出口企業的財政補貼,唯一可以做的是調整出口退稅率,這對那些沒有達到法定退稅標準的企業有作用。

  在經濟下行和市場偏冷的情況下,貨幣政策操作空間受到限制,財政政策應當發揮刺激需求的更大作用。這就需要在減稅政策上來點大手筆。與其結構性減稅,不如一次性減稅,因此,有人提出臨時性降低增值稅稅率,是一個可以考慮的辦法。還有,當年受到金融危機衝擊時,政府出台的鼓勵家電下鄉、汽車消費等政策,曾經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城市擁堵的增加和環保要求的提高,不少城市轉而限制購車,限制消費。最近出台的鼓勵環保型家電產品消費的政策是在這個方向上的一次新的努力,效果如何,還需進一步觀察。

  在減稅的同時,也要注意減少各種各樣的收費,如高速公路的收費、各種流通環節的收費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