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何偉和他的“中國三部曲”

http://www.CRNTT.com   2012-09-02 09:14:30  


 
延伸閱讀:

何偉:以我的方式反映中國

  作者:田志淩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當一個女孩站起來提問,說自己是四川人時,高鼻子的海斯勒(中文名何偉)突然用四川話問了一句“啥子地方?”聽眾哄堂大笑——美國人海斯勒1996年來到中國,改名何偉,在長江邊上的四川小城涪陵工作兩年,“涪陵是我認識中國的基礎。” 

  今年3月中旬,何偉回到中國,在上海、北京演講,推廣他在中國內地出版的第一本書《尋路中國》,也是他“中國三部曲”的第三部。所到之處,年輕的讀者粉絲擠得水洩不通。這讓何偉大為意外,在2007年離開中國之前,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外國記者。

  1995年,剛從牛津大學研究生畢業的何偉開始了自己的一次旅行。他的目的地是俄羅斯,那時他對中國不感興趣。只是因為鐵路從俄羅斯通到了北京,他和朋友順道過來看看。

  何偉到達北京的時候,正值中國經濟建設轟轟烈烈的時期,“我發現中國很有意思,這里的人都特別的意氣風發,很靈活,很務實。”何偉有一種預感:這是一個有前途的地方,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他決定來中國生活一段時間,目睹這里發生的變化。

  1996年何偉申請了美國的“和平隊”組織,主動要求派到中國當老師,來到了四川涪陵。在這里,他對中國有了最根本的認識。

  1998年,何偉在美國父母家中“待業”,開始寫作《江城》,記述在涪陵的見聞。這本書稿剛開始輾轉了幾家出版社並不被看好,但一經出版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被譯成多國文字熱銷海外,被譽為“認識中國必讀的一本書”。

  1999年,何偉回到中國做自由撰稿人。之後他成為《紐約客》駐華記者,並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撰稿,繼續觀察和記錄中國的變遷,並先後寫下了“中國三部曲”的另外兩部《甲骨文》和《尋路中國》。

  “來中國以後我不是彼得.海斯勒,我叫何偉。”他給自己起了何偉這個名字,在他看來,“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名字,何偉也是一個很簡單的人,他有點笨,說話慢,說得不清楚,有‘洋鬼子’的口音。”

  2007年,何偉和妻子離開了中國,回到美國。“我有點怕一個作家在一個地方太長,你的眼睛可能不新鮮了。如果去新的地方,可以學習新的東西,回來之後有新的工具、看法。”何偉的太太張彤禾(LeslieT.Chang)曾是《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用三年時間扎根東莞,追蹤接觸了大量工廠女孩,寫成《工廠女孩》一書。兩人都在中國呆了10多年。今年夏天,他們準備去埃及,起一個埃及的名字,學習當地的語言,觀察和記錄那里的生活。

  回到美國的何偉發現自己成了“外國人”,他和妻子在買二手車的時候會用漢語交換意見,會說美國人“怎麼吃這麼難吃的東西”,儼然自己是中國人。何偉說,五六年後他們還會回來中國,讓一對雙胞胎女兒來學漢語。而他和妻子也會再次記錄中國新的變化。

  《尋路中國》里,何偉開一輛租來的車,沿中國北方的長城一線,一路從東到西,路經河北、山西、內蒙、青海、甘肅最後到了嘉峪關。他細致地記錄了沿途遇到的中國北方農民———年輕人正在離開鄉村,前往城市打工。書中的另一條線索,是何偉在北京北面一個叫三岔的小山村生活的記錄,他與經營鄉村旅遊而發家致富的魏子淇一家成為親密的朋友。他記錄了村子里的女支部書記,以及一個不惹人喜歡的角色“攪屎棍”。第三條線索,則關於溫州一個叫麗水的地方,何偉在那里的開發區,跟內衣扣廠的羅師傅、小龍成為朋友,觀察了一家小工廠的起落和打工者的心態與生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