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富士康工潮宣告中國低薪經濟破產

http://www.CRNTT.com   2012-10-01 08:24:07  


 
  作為以歷史研究為職業的人,我在估量這一挑戰時更傾向於跳過一時之得失而進行宏觀的展望。這就要回顧過去幾百年大國興衰,特別是資本主義演化與發達的軌跡,從歷史之大勢中尋求對未來的解答。

  2009年,著名的英國經濟史家羅伯特-艾倫(Robert C. Allen)出版了《全球視野中的英國工業革命》,對英國工業革命進行了新的解說。對我們理解全球化的未來很有幫助。

  在艾倫看來,在工業革命之前,英國在資本積累上比不上荷蘭,在技術上對歐陸國家也無領先的優勢,之所以能夠率先掀起工業革命,主要在於其勞動力成本高昂、原材料價格低廉。

  “工業革命”的核心,是以機器代替人力。這些機器又必須用消耗大量煤炭的蒸汽機來驅動。製造這些機器的資本投入巨大。

  同時,新發明的第一代機器非常粗糙,耗能極大。新的機器要想贏利,取決於兩個條件:第一,勞動力比較昂貴,從勞動力上節省下來的錢足可以支付購置機器的費用;

  第二,驅動機器的能源低廉,抑制了使用機器的成本。英國在工業革命前,勞動力價格高於大部分歐陸國家,同時擁有取之不盡的煤炭資源。這樣就有了足夠的市場動力來發展新技術。後來美國的崛起,也是如出一轍:工價高、資源豐富便宜,使用機器有利可圖。

  艾倫所提出的這一歷史解析,在西方有著深刻的學術淵源。許多學者認為,現代社會的起源其實是十四世紀下半期的“黑死病”。

  這一空前的災難,把歐洲人口消減了一半,但死去的人卻沒有把資本給帶走。結果,黑死病後,歐洲人均資本持有額反而增高,同時因為人口的銳減形成勞動力短缺、人均資源比較充裕。

  有學者甚至進一步演繹,稱西方之所以首先進入現代,亞洲之所以落後,一大原因是雙方所經受的災難不同。西方的災難主要是“黑死病”這樣的瘟疫,消減人口卻不摧毀資本和資源;亞洲所經受的則多是洪水等災難,摧毀了資產卻對人口沒有太大的抑製作用。

  結果,西方經濟自中世紀後,經濟發展注重節約相對稀缺的勞動力,並且有資本進行相應的技術開發。亞洲則是“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有的是”,人力不值錢抑制了技術創新和個人權利的發展。

  在二十多年前,另一著名經濟史家羅伯特•勃倫納(Robert Brenner)就此發揮,稱“黑死病”後東西歐對人口危機的不同回應導致了雙方歷史的分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