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民族主義與中日關係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2-10-03 09:45:41  


 
  中日民族主義具有特殊性 

  第三,較之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間的民族主義,中日民族主義具有特殊性。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國之間的民族主義,可以視為是常態民族主義,民族主義的核心就是領土和海洋的具體糾紛。就是說,這些民族主義包含著的更多的是物質意義上的“國家利益”。這種形態的“國家利益”之間的糾紛和衝突,往往可以管理。但中國針對日本的民族主義,卻具有特殊性。 

  近代以來,中國的民族主義本來由日本輸入,也是因為日本因素在中國生根、發展和強化。從甲午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給中國帶來戰爭和巨大災難,如此長的一段歷史,徹底改觀了中國人的民族主義觀念。中國人的民族和國家的恥辱,是和日本有直接關聯的。就是說,中國對日本的民族主義,在具體的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增加了強烈的情感因素。這種強烈的情感因素,使得這一民族主義難以控制和管理。從“五四運動”到這次反日示威運動中所展現出來的情緒性甚至暴力性,可以清楚地看到。 

  這些因素表明,中日兩國如何理性地應付各自的民族主義,決定了亞太區域的安全或者不安全。從理性主義的觀點看,任何問題的產生總有其原因。只要有原因,人們便可找到控制、管理甚至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中日民族主義也一樣。要控制和管理民族主義,首先就必須理解它們各自產生和發展的路徑。歷史地看,任何民族主義並不是一產生就具有進攻性和侵略性的。民族主義最終成為國家間衝突和戰爭的根源,是後來人為造成的,即政治力量把民族主義作為一種力量來動員並使用到國際關係上。在這個意義上,中日兩國的民族主義,如果任其發展,都具有其導致兩國最後衝突的潛在危險性。 

  首先就中國民族主義來說,到目前為止,其主要特征表現為反應性和防禦性,和二戰前德國、日本的民族主義不同。即使這次具有暴力性的民族主義示威運動,也是對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的反應。但這並不是說,中國民族主義的性質就不會發生變化。如果外在條件一再惡化,中國也有可能演變成往日德國和日本的民族主義。 

  德國和日本的民族主義在最初的階段,也是反應性的和防禦性的,但為什麼最終演變成為具有高度進攻性的民族主義呢?進攻性的民族主義,既是當時德國、日本各自的內部政治因素推動的產物,也是當時國際條件下德國、日本各自和其他國家互動的產物。一個特定國家的民族主義的性質,是這個國家與其他相關國家互動的結果。也就是說,今天中國反應性和防禦性的民族主義,在和其他國家的民族主義互動過程中,也有可能在未來,演變成一個具有進攻性的民族主義;而一個具有進攻性的民族主義,則傾向於導致衝突甚至戰爭。這意味著中國在亞太區域是扮演和平的使者還是衝突的媒介,並不僅僅取決於人們廣泛認為的中國內部政治本身,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中國和這個區域其他國家的互動。 

  今天,中國的民族主義越來越表現出其自發性。民族主義在中國已經變成一種客觀的存在。一方面,政府的確可以利用民族主義,來論證其一些內外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不過,到現在為止,中國政府非常節制。從中央到地方,沒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動員民族主義,訴諸於民族主義來達到特定的政治目標。相反,政府對民族主義更多的是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政府在管理和控制民族主義方面,面臨越來越艱巨的挑戰。中國政府經常遭到國內外中國民族主義者的批評,甚至攻擊。一些政府官員尤其是外交系統的官員,被民眾視為是“漢奸”和“賣國賊”。同時,中國民族主義越來越表現出激烈的情緒面,使得其可以產生巨大的破壞性的同時,大大增加著對政府的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