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謊話連篇”的美國總統辯論

http://www.CRNTT.com   2012-10-15 10:44:24  


美國媒體推出總統選舉發言“匹諾曹指數”,讓網友決定哪些話是撒謊
 
  撒謊也還真的很有用

  按理說,羅姆尼這種程度的撒謊,會極大程度影響他的政治信譽才對,但是,他的謊言、他的反覆卻偏偏得到了選民的認可,通過了考驗,在第一輪電視辯論之後,大有反超奧巴馬之勢。這也就難怪這場“撒謊大賽”還要繼續激烈地進行下去了。

  ■ 美國總統候選人“撒謊”說明了什麼?

  妥協是民主政治的真諦,很難出現真正“代表多數人的意志”

  難道總統就不能不向選民“撒謊”嗎?難道一個政治家就不能不違反自己的承諾嗎?難道就不能出現一個“一身正氣”、“從不說謊”的候選人當選嗎?願望很美好,但在民主政治下,幾乎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於,候選人要想獲得更多的選票,就必須讓自己的政綱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因此在制定具體政策的時候,總是要宣稱多數人能從政策中獲益。然而,不同人的利益訴求是不一樣的,甚至還會互相衝突。而且往往政策越具體,衝突就會越大。一個政策在描繪藍圖時可能有80%的人贊同,但制定細則後可能只有50%的人獲益,在執行過程中又可能會有30%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一個候選人至始至終都不改變立場,一直堅持非常明晰的政綱,那他可能從一開始就不能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

  所以,要想讓民眾在各種問題上取得“共識”,政策的“模糊性”是絕對少不了的,這種“模糊”使得候選人不得不經常說出一些自相矛盾的講話,而選民則不得不對此進行妥協。這就是民主政治非常關鍵的一點,如果不允許任何的“模糊承諾”、“出爾反爾”,可能就會讓許多問題永遠僵持下去,始終無法解決。

  也因此,每次大選年過後,歷任總統總是會面臨未兌現“選舉前承諾”這一指責,而多數美國人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政治往往就是很醜陋,從來就不是什麼神聖的東西

  看著奧巴馬、羅姆尼們競選總統時各種表演,很多人會想起一百多年前馬克吐溫寫的《競選州長》——造謠、流言、斷章取義等等,層出不窮。所謂政治,往往有時就是這麼醜陋——說謊總不是什麼好事,但政治活動的目的讓你不得不撒謊。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人們還往往願意去相信這些謊言。這實際上說明,政治本身就具有讓人厭惡的屬性,並不是多麼神聖的東西。許多美國人不願意在選舉時去投票,往往就是因為他們認為政治家都沒什麼“節操”,候選者實際上是一丘之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