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謝大寧:揚棄分治論 重視尚未統一與統合論

http://www.CRNTT.com   2013-02-16 08:54:53  


 
  但是如果純就論述而言,“尚未統一”的論述模式,其效應恐怕還是有限的,它是否足以取代分治的概念,來主導未來的兩岸關係,我認為還值得觀察。其原因也很簡單,也就是一種政治論述可能很難只用“負面表述”的方式來說,因為這樣的概念沒有太實質的內容,所以它不太可能由此而轉化為完整法政結構的主導概念,它不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樣的論述,可以構成香港澳門回歸之後,指導整個基本法的領導性思想。“尚未統一”所意指的只是兩岸正在邁向統一,這樣的描述當然也就不適用於“一國兩制”,因為一國兩制的前提是統一,但尚未統一就自然沒有一國兩制的問題,然而在統一進程中的兩岸關係形態是甚麼呢﹖這樣的問題我們在“尚未統一”的概念中,其實看不出任何端倪,因此台北雖然基於自己的“憲法”,而無法明白反對統一的義務,但是它仍可一口咬定,將整個論述邏輯導向要求北京“承認分治的現狀”;因為這樣的邏輯和“尚未統一”一點也不衝突,這也就是說如果北京的論述只是如此,台北就仍保有堅持“分治”論述的空間。

  換言之,“尚未統一”的概念只能構成描述兩岸關係之論述模式的雛形,它還缺乏了引導兩岸關係朝下一階段走的功能,具體地說,也就是說在“分治”與“一國兩制”之間,還缺乏一種過渡性的概念。就台灣而言,分治概念可以轉化為一套法政結構,至少規範台灣在兩岸“和平發展”過程中的所有行為模式,同時也讓大陸某種程度必須照著這樣的規範走。但既然兩岸“尚未統一”,而如果我們希望兩岸不是朝向“分治的固定化”,而是朝向雙方“憲法”規範的統一路向走時,它當然也必須有一種具體的法政規範,而且它必然要不同於分治概念引導下的規範。因此這時所需要的論述模式,就必須擁有此一引導性的功能,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轉化“尚未統一”這種“負面表述”,讓它成為兩岸尚未統一狀態下的正面論述﹖

           “尚未統一”與統合論的提出

  事實上兩岸統合學會這幾年來的努力,就是一直在試圖為這一特殊的歷史階段,思考如何能提出一套至少“邏輯上可行”的論述模式。現在很多人一想到兩岸問題,也許最直覺的就是想要提供一套兩岸政治定位的構想,比如說聯合報這兩年來的系列社論就是。但我們覺得兩岸的政治定位問題固然重要,但從思想程序上說,我們恐怕得先是構思出現階段所需要的論述模式,才能根據這套思想的引導,來發展出諸如政治定位等等具體運作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